中国医药报记者 李江映 报道 清明节,天空下着微微细雨,早上9点,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利康民诊所内人满为患,从诊室排到了大厅,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诊室内,一位和蔼可亲的医生正在给患儿看病。“庄子涵,来张嘴给阿姨看看,宝贝今天最棒了,都没有哭,这几天天气冷了,要多加点衣服,不然鼻涕会跑出来。”“阿姨我好了,我马上可以去幼儿园见其他小朋友了。”“下一位,李伯乐,小宝今天也很棒,要听阿姨话,回去好好吃药,不能吃生冷的东西。”
来这里看病的患儿都会亲切地喊这位43岁的甘铁梅为阿姨。“我们来这看病,不仅仅是因为甘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还因为孩子特别喜欢她。以前一说去医院,孩子就哭,现在说去找甘阿姨,孩子可高兴了。”刘女士一家是一早从20公里外的官渡区过来的,因孩子有点吃不下饭就趁着清明节放假过来看看。
图为甘铁梅在给小患者听诊。
甘铁梅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医生,1995年她从昆明中医学院毕业后在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学习工作12年,2007年开办了自己的诊所。在这不到15平方米的诊室里,甘铁梅每天不厌其烦地给患者开方配药,问诊时她语言亲切、询问细致,开方时严谨科学、耐心解释用药事项,患者离开时反复叮嘱控制饮食、用药禁忌。
在甘铁梅的诊所里,患儿大多自己坐在凳子上阐述自己的病情,和甘铁梅愉快地聊天。这么多的孩子,竟然很少听见哭声。甘铁梅告诉记者,2013年她开始学习儿童绿色疗法,现在一天需要打针的不到10个,9岁以内的儿童大都是用绿色疗法治疗,9岁以上的采取口服用药,孩子不疼不痛自然就很少哭了。
从医20多年来,无论甘铁梅的诊所搬到哪里,患者都一直追随。2017年怒江州的一个小孩吃江鳅鱼过敏,在当地住了四天的院,皮肤溃烂、僵硬,并且不能吃东西,经甘铁梅治疗四天后好转了,家长很感激。
每个月,甘铁梅都会在诊所免费给患者做体检,包括一些微量元素、心脑血管、血脂、动脑硬化、高血压、心律不齐等监测。一到体检那天就是诊所最忙的日子,很多老年人和孩子都会过来,有时候到晚上10点多还有人在排队。
“甘医生,叫到几号了,我是22号”。“快了,快了,16号了”。甘铁梅嘶哑的声音在人群中显得特别洪亮。从早上8点到上午10点,甘铁梅已经接待了35名患者。这还是淡季,每天大约有100名患者,到了冬天病人多的时候得有近200人。为了更快更高效,甘铁梅把诊所的另外两位医生聚在一起,三个人坐一张桌子上办公,甘铁梅做检查,指导另外两位医生写处方。患者和诊所同事对甘铁梅的评价是“不嫌累、不嫌远、不嫌穷,为广大患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