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右)在田里帮贫困户种植瓜苗。
2014年5月,我被派往陕西省定边县砖井镇石圈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2017年5月,又被任命为石圈村第一书记兼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转眼4年多过去了,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我吃住在村里,亲眼目睹了乡亲们的贫困生活,也见证了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石圈村这个国家级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三大一缺”自然条件艰苦
砖井镇位于白于山区向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过渡地带,北部为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南部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最高海拔1885米,最低海拔1380米,一日之内,早午温差可达20℃。而白于山区,是陕西省三大贫困山区之一,曾被称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石圈村位于砖井镇东南4公里,村部坐落于307国道边10米左右的位置。回想我这几年驻村生活的感受,可以用“三大一缺”来总结,即“风大、沙大、噪声大,缺水严重”。春天,风基本从头刮到尾,还夹杂着大量沙尘。记得有年春天,有天夜里实在太闷,我就打开窗户睡觉,结果第二天睁开眼,地上、桌上覆盖了厚厚一层沙尘。眼瞅着春天熬过去了,夏天风沙少了,可307国道上的各种过往车辆噪声对居住在村部的我们而言,就像永不停息的“交响乐”。
最难耐的就是石圈村的缺水。方圆50公里没有河流,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水窖和一个集水场(一片硬化过的空地)。每每下雨,房前屋后、路边的雨水,都汇集在集水场,然后再慢慢流到水窖里,这就是人畜饮水的全部来源。老乡们笑称这是“天水”,是最干净的水。
而我来石圈村的第一天,就开始享受“天水”的待遇。更不必说睡土炕、烧火炉、上旱厕,一周或更长时间无法洗澡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来适应,好在我们挺过来了。
深入调研赢得群众信任
驻村后,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各种挫折和问题,特别是群众的不理解、不信任。但我没有气馁,相信通过努力,通过实际行动,一定能获得大家的信任。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脱贫致富奔小康。
石圈村辖5个自然村,总土地面积27平方公里,共281户1226人,有贫困户66户253人。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调研,我和扶贫工作队的队员利用3个月的时间,走遍了石圈村所有的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困难情况,也了解大家的心声和期盼。其中,道路问题就是大家最期盼解决的难题之一。原来,村组之间基本上都是土路,一下雨,水流冲刷严重,道路几乎无法行走。
掌握这一情况后,我积极向局里作了汇报,寻求解决办法。局领导高度重视,一面积极协调修路事宜;一面因户施策,安排部署帮扶贫困户的具体方案。
在一次全体党员大会上,有村民问我:“王书记,你来村里的时间也不短了,村里的路是不是能想办法修一修啊?”“王书记,咱们村那么多贫困户,你们准备怎么帮啊?”……
面对着村民们质疑与期盼的面孔,我把通过榆林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争取到50万元资金专门用来修建村组之间砂石路的消息向大家做了通报,会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我能听得出来,掌声里饱含着村民们对脱贫有了盼头的感谢,更传递了对我们扶贫工作队的信任。
优化方案实现精准脱贫
“在全民奔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这是口号,更是方向和承诺。
石圈村的贫困户约占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一,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等,而脱贫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资金、观念落后和保障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我和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积极谋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优化方案,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在思想观念上下功夫,充分发动贫困群众,提高他们脱贫的主动性;同时,充分体现精准,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家一户的脱贫上,积极探索发展旱作农业和特色养殖项目,用项目效益带领大家脱贫。
驻村这么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国家力量的强大。据不完全统计,仅石圈村,国家及社会力量2017年就投入扶贫资金超过900万元。其中光伏发电项目投资约400万元,能为村集体带来每年30万元的收益;移民搬迁投入约205万元,解决了大部分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约200万元,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其他还包括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信贷、就业培训等全方位的投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2017年12月5日,定边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正式公布了石圈村脱贫的消息,这是对我们驻村扶贫工作的肯定。那一刻,很多村民都露出了开心的微笑,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而我作为落实这一系列扶贫政策中的一员,也为自己在精准帮扶石圈村脱贫中出过一份力而感到自豪。
夕阳西下,漫步在石圈村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看着三三两两的村民聚集在一起跳着广场舞、孩子们追逐打闹、人们脸上洋溢的微笑……我默默地思考着,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新农村建设也才刚刚起步,我们任重道远。
(作者系陕西省榆林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主任科员,现挂职定边县砖井镇石圈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