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社主办

潜在风险很高的老人常用药——布洛芬、胰岛素和安定(地西泮)

作者:2018-12-07来源:健康时报
布洛芬解热镇痛但有肝损害风险,忌剂量超标;胰岛素控血糖切忌自行加量,警惕低血糖;安定布洛芬镇静催眠易有依赖性,半夜起夜要小心。

  中国老人要吃多少药?


  药剂科医生发现,有的老人一天吃药10-20片,还有的30-40片,有的老年人一天服药的数量竟然达到了70-80片!即便是老年人常用的药物,尤其是多种药物联用,也存在不小的潜在风险。


  老年人由于各系统功能降低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弱,加之老年人多种疾病共存,用药种类较多,势必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有些老人常用药风险很高,每个老人都在吃。今天要科普的是布洛芬、胰岛素和安定(地西泮)


  布洛芬解热镇痛但有肝损害风险,忌剂量超标


  老年人偶尔有个头疼脑热,在所难免。布洛芬,几乎已成了解热、镇痛的代名词。感冒、头痛、牙疼,吃一片布洛芬,便万事大吉。


  “布洛芬对于老年患者有一定危害,主要是肝损害。”有的老人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后发现并未见效,就自己再多吃一点,实际上由于老年人体内代谢较慢,一般服用剂量应为正常剂量的一半,超量服用很有可能会导致肝脏的损害。


  布洛芬还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便血等。如果老年患者本身就有胃肠道疾病,则更应该引起注意。饭后再服用布洛芬,能够较好地规避此种风险。


  此外,很多老年人习惯把布洛芬等同于止痛药物,一疼痛就吃。但是,布洛芬只能对症治疗,也就是缓解症状,没有办法去除病根,很容易掩盖病情。老年人想要确诊病情,还是要及时咨询医生。


  胰岛素控血糖切忌自行加量,警惕低血糖


  注射胰岛素的糖友不少,但如果没有准确掌握剂量,很可能会引发低血糖的风险。


  很多老人早上醒来测量血糖,发现空腹血糖较高,便误以为是前一天胰岛素注射的剂量不够,于是擅自增大注射的剂量。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降糖药物使用剂量不足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患者夜间血糖过低,擅自加大剂量更危险。


  如果夜间血糖过低,体内的胰升糖素等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多,但患者体内又不能相应地增加胰岛素分泌量,从而使血糖逐渐升高而导致清晨空腹高血糖。这个时候,如果再加大胰岛素注射剂量,情况更加严重。


  “对于老年人来说,低血糖存在致命的危险。”而且由于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夜间,甚至有可能会猝死。老年糖尿病患者,剂量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去严格调节,哪怕血糖高一点也没事,但一定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安定布洛芬镇静催眠易有依赖性,半夜起夜要小心


  地西泮也被称作“安定”,有镇静、催眠的作用,老年人睡眠一般不太好,会接触到此药。这个药是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时要尤其注意。


  “有的老人半夜起夜,而这个时候药效还存在,因而起床后会有头晕表现。”在这种迷糊的状态下老人容易摔倒,甚至导致骨折,因而靠催眠药治失眠的老人,起床时要特别小心。


  另外,这个药物还会让人有一定依赖性,一是身体的依赖,如有的人以前只需要吃一片,现在居然要五片才能起作用;二是精神上的依赖,觉得自己睡觉就要靠它,有时候自己能睡着了也要服用。


  为了让催眠药起到最好的疗效,最好是在睡前半小时服用。不要在马上要睡下时才想起来服用。吃完药后还应该适当多喝点水,走动走动,这样能让药物直接进入胃里被吸收,而不是停留在食道。


  此外,长期服用此药时不能突然停止使用,而是要逐渐减量,换药时也应该听从医嘱。


  如果你家老人正在吃这几种药一定要好好收藏。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订阅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