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社主办

老年人用药须知

作者:2018-12-12来源:《家庭安全用药一本通》
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老年人又大多体弱多病,吃药的品种及数量也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的可能性也增多。那么需要怎样合理用药呢?

  老年人用药的原则有哪些


  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老年人又大多体弱多病,吃药的品种及数量也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中毒的可能性也增多。


  因此,在给老年人用药时,必须特别慎重。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有以下几点:


  (1)首先应确定药物治疗是必需的;老年人的许多健康问题无须用药亦可处理。

  (2)尽量避免一次服用多种药物,同时用药不超过 5 种。

  (3)服药剂量方案尽可能简单,如果可行,最好每种药物每日只服1 次。

  (4)为了确定个人的耐受性,多数药物首剂量通常最好小于标准剂量;维持剂量也应该慎重确定,一般 60 岁以上老年人的维持剂量要比年轻人小一些。

  (5)老年人服药应避免大的片剂或胶囊,液体制剂对老年人较易吞服。

  (6)应注意不要用错药或过多用药,尽量不要将药置在床边的桌子上(硝酸甘油等急救药除外)。

  (7)老年人用药应进行监督,经常观察药物的作用,以保安全有效。


  老年人用药有哪些禁忌


  老年人日常用药应坚持“八忌”。


  (1)忌自行用药:有的人以为“久病自成医”,就凭感觉自行增减药量或种类,头痛发热时就自行使用去痛片、退热药等,这样容易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影响治疗。应先就医,遵医嘱用药。


  (2)忌多头用药:老年人身体不适时,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往往四处求医,同时服用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的药物,加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应在就医时,告诉医生正在治疗的疾病和已在服用的药物,减少重复用药,降低药物毒副反应。


  (3)忌长时间、大剂量用药:老年人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肝脏对药物代谢速度减慢,长时间、大剂量用药,容易引起蓄积中毒,和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成瘾性。用药时间宜短、剂量应小。


  (4)忌剧烈用药:老年人用药,应以药性温和为主,适宜用中药调养,西药急救。不宜应用大寒、大凉、大热、大温之药。老年疾病有其固有的特点,如情绪改变、食欲减退、失眠、头晕、气喘、心慌、乏力、便秘、尿频症状等,治疗要从精神和药物两个方面同时着手。


  (5)忌乱用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消除病因。老年人发热或某处疼痛的原因很多,未查明病因,用解热镇痛药虽然能缓解一些症状,但可能掩盖病情,给确诊带来困难或延误治疗时机。有些解热止痛药如去痛片、阿司匹林还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


  (6)忌常服泻药:老年人由于消化器官的功能衰退,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如果常用泻药排便,容易导致结肠痉挛,同时还会影响食物中维生素和钙的吸收,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和骨质疏松症等。因此,老年人应多食些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以增加肠蠕动,预防便秘。


  (7)忌滥用抗生素药物:有的老年患者不管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一发热就盲目服用抗生素药物。老年人体质弱,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使治疗失败,或导致菌群失调,甚至双重感染,加重病情,还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8)忌滥用补药:老年人总想用点补药弥补身体虚损,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然而,补药使用不当,反而有害。有的人用了鹿茸引起鼻、牙龈出血;有的人服用人参发生胸闷、腹胀、不想吃饭;有的人吃了含激素的补药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调。正如中医说的:大黄治病无功,人参杀人无过。如果要用补药,也要在医生指导下,缺什么补什么,不能乱补。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订阅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