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食品成也网络,败也网络。网红餐饮往往在店面装修、菜品卖相名字上做足功夫,然而,从业人员素质、食品安全意识经常不能与其“名头”匹配,警惕“网红”变“网黑”。
热议程度:★★★☆☆
▍事件概述
2018年12月10日,《新京报》报道,北京贞草堂大药房有限公司以“301医院药物研究中心”“全国心脑血管病帮扶中心”“三七粉厂家”等多个单位的名义,向全国各地的老年人推荐一款“神药”。而实际上,这种“七根草牌三七茎葛根超细粉”,仅是三七茎叶提取物,并非真正的三七根须粉,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官网上,它是一种代用茶,名列食品条目。生产商表示,原价1192元的“七根草牌三七茎葛根超细粉”批发价格仅25元一瓶,如果量大还有降价空间。
记者卧底发现,在北京贞草堂大药房,把一名印刷工人“培训”为一名专门向老年人电话推销“三七粉”的“健康指导老师”,只需要4天。而“三七粉”的案例证明,炮制一款“神药”,并成功打开市场,只需要三步,一是将某些不具有明显危害性的食品、保健品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二是轮番在各大电视台砸钱投广告;三是依靠“低价”策略和诱骗话术进行电话推销。
报道发布后,记者回访发现,涉事公司的相关标志及办公物品已被搬运一空,相关人员均撤离“跑路”。据介绍,该公司在14个省份的电视台投放了不同产品的广告。且据公司某主管透露,还有其他四家公司也在以同样的方式销售“七根草牌三七茎葛根超细粉”。对此,北京市朝阳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表示,经初步调查表明,此案涉嫌存在夸大宣传食品、保健食品等违法违规情节,正在依法查处中。朝阳区工商部门表示已介入调查,但未透露调查内容及进展。
此外,2018年北京贞草堂大药房曾被北京健康产业协会评选为“优秀诚信企业”。同时,公司董事长王勇也是该协会副秘书长之一。报道刊发后,该协会已删除涉事公司的获奖内容和董事长王勇在该协会的任职信息。
图1 “网红饮品乱象”舆情走势图
▍舆情走势
2018年12月10日,《新京报》“调查”版面刊发《“三七粉”变神药 骗老人称治17种病》,首次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与此同时,《新京报》“时事评论”版面刊发评论《坑骗老人的“神药”为何还在电视上出现?》。舆论开始关注。
2018年12月10日8时许,@新京报动新闻发布微博【“神药” #三七粉调查#:骗老人称能治17种病 售价1192元进价仅25元】,同时配以记者卧底调查视频,网民纷纷跟进转评,累计转评量达3万余人次,微博舆论场由此被引爆,相关舆情到达最高峰。
此外,微信公众号“视听文山”发文称,《新京报》报道发出后,涉事产品的生产企业文山七合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立即连发三份声明,取消北京贞草堂大药房对其公司产品的经销资格,并对产品宣传和销售作出规定,对产品性质及销售用语作出重申和规范。同时,该公司董事长在采访中表示,此款产品是与文山合泰源商贸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生产出来后统一由合泰源商贸进行销售,并于2018年11月正式推向市场。合泰源商贸方面也表示对于北京贞草堂大药房夸大产品功效、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并不知情。
另有科普作家“松鼠云无心”发布《神药三七粉?真的都不靠谱,何况是假的》表示,迄今为止,关于三七的临床研究还非常欠缺,现有的科学试验并不能充分证实其传说中的那些功效,更遑论“三七粉”。
2018年12月11日,《新京报》刊登《售“三七粉”公司被曝光后“跑路”》,继续关注事件最新动态。报道称,记者回访发现,涉事公司相关物品已被搬运一空,公司相关人员均撤离“跑路”,有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此时,舆论关注度已显著下滑,部分媒体发表评论文章,如多彩贵州网发表《“神药”广告再现,责任缺位不容忽视》、《光明日报》刊登《“三七粉”变神药,是谁在给违规背书》等,剖析“神药”常现的原因,建议强化监管。
▍舆情点评
2018年以来,莎普爱思、鸿茅药酒等舆情事件的爆发,使得食药领域虚假宣传问题广受关注。特别是随着这两年国家大力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多地先后破获多起系列案件,打击虚假宣传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加上此次事件发生在北京,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舆论关注度。另外,说到养生保健,人们常常提到三七粉,但是对真假三七粉如何分辨、三七粉的具体功效、如何使用等问题,消费者一直不是很明确,话题的舆论卷入度也较高。因此,“伪神药三七粉”一经曝光,瞬间引发舆论共鸣。
在打击虚假宣传的高压之下,仍有类似事件屡有发生,归根结底还是高额利润的驱使。一方面,进价几十元甚至更低的产品动辄卖到上千元,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顶风作案。另一方面,一些电视台在可观的广告费诱惑下,轰炸式的播出某些“神药”“保健品”广告,不少企业打擦边球进行洗脑式营销,加上电视台的背书,让不少观众,特别是老人们深信不疑。
尽管相关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此次舆情热度也很快消退,但是事件本身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从事件进展来看,“跑路”的嫌疑人还未归案,监管部门并未透露更多调查细节。此外,报道里还提到了以同样套路推销产品的四家企业,这些企业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的违法事实也将成为接下来的舆论关注点。监管部门对这些企业的调查也需跟进并妥善处置,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谨防舆情复发。
长期来看,监管部门在打击虚假宣传的过程中,“摁下葫芦起了瓢”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类产品、广告的监管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还需将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加大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同时,监管部门还需继续对诸如三七、“三七粉”等易误导公众的食品、药品、保健品进行科普,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增强公众防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