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族病史的家庭应做孕前诊断或基因检测
提高罕见病诊断和治愈能力、降低罕见病出生比例,是医学专家最迫切的攻克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郑树森提醒,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更需关注高龄产妇出生婴儿里的罕见病比例是否会增加。郑树森说,新世纪医学的重要支点之一,就是利用遗传学、精准医学等手段,提高罕见病的诊断和治愈能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生殖遗传科常务副主任董旻岳教授说,预防罕见病的重点在于防治遗传病出生缺陷,可从三个级别入手:针对新生儿出生后的筛查干预和对症治疗的三级预防;针对孕期的产前筛查干预,防止缺陷儿出生的二级预防;以及孕前控源检查的一级预防。
董旻岳说,三级预防是被动的,二级预防是比较积极的干预,一级预防才是源头的干预。已知家族有罕见病史的家庭,应做孕前诊断或者通过基因检测,在源头处预防罕见病发生。“罕见病出生缺陷的防治,应从被动走向主动,从三级走向二级、一级,把防治策略向前移,不要等到发生了再去治疗。”
(本文摘自《全国1600万人患的疾病,很多人却不熟悉它们 什么是罕见病?我们该如何发现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