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社主办

舆情梳理:欲变美下“血本” 明确风险大于未知效果

作者: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中心2019-03-05来源:食药舆情
无论是国内的“洗血疗法”还是国外的“换血疗法”均未得到专业疗效论证,反之,该疗法存在许多问题。

事件词云图


事件概述


  近日,一款名为“血液净化”的医美项目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血液净化”又名“洗血疗法”,即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注入臭氧之后再输回体内,属于自体血回输,该项目宣称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力和帮助身体排毒,价格几百到上万元不等。另一种类似的疗法“换血疗法”也颇具市场。“换血疗法”又名“输血回春疗法”,即给老年人输入年轻人的血浆,属于异体血输血,该疗法宣称可以返老还童,或可降低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及心脏病的风险。对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当地时间2月19日发布风险提示称,异体血输血实验缺乏安全和有效性。


舆情走势和关键节点


  以2月17日~3月4日12时为监测时间段,如下图所示,舆情走势呈“双峰式”发展特征,网民关注度高于媒体关注度。


  监测时间:2019年2月17日至3月4日12时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中心


  第一阶段:媒体关注“洗血”美容市场,舆情高位运转,达到第一峰值


  2月18日,《现代快报》刊登《“洗血”美容炒得火 真有那么神?》称,拥有近42万粉丝的网红张沫凡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了她的“洗血”经历,受到追捧。记者走访发现,江苏省南京市有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在开展相关业务。对此,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朱旭指出,“洗血”美容有点类似于“三氧自血免疫疗法”(简称“三氧疗法”),这种疗法最初仅用于椎间盘突出等症的镇痛。然而,网上的血液净化项目,由于没有完全展示操作过程,因而无法判断其本质。


  在微博平台,@环球时报发表【“洗血”美容炒得火,专家:效果被夸大,而且有风险】,受到网民广泛关注。网民观点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质疑“洗血疗法”的安全性,提醒消费者理性求美;第二,认为该疗法在医院使用没必要大惊小怪;第三,质疑美容机构是否具有行医资质;第四,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第二阶段:FDA发布风险提示,媒体报道“洗血疗法”市场情况,舆情再次升温


  2月20日,微信公众号“搜狐健康”发表《FDA警告:血浆注射不能返老还童,存在严重过敏及传染病风险》称,FDA指出这些血浆治疗方式存在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疗法没有经过FDA常规要求的严格测试。FDA强烈劝阻消费者,勿在非正规场所参与此类疗法。


  随后,媒体关注多地医疗美容机构开展类似的“洗血”项目。《北京青年报》刊登《5万一次“净血美容” 防癌抗衰老?》称,记者暗访发现,国内自称可开展“血液净化”项目的美容、整形医疗机构不在少数。涉事地卫生部门均表示,未审批过辖区内涉事美容机构、民营医院开展此类项目的相关资质。微信公众号“重案组37号”发布《北京多家美容机构称可臭氧“洗血” 专家:操作不当恐染艾滋、引起血栓》指出,香港因此出过事故致人死亡。北京市丰台区、昌平区卫计委医政医管科的工作人员回应称,美容医疗机构并不具备开展该类服务的资质。对此,专家表示该类服务有风险。


  在微博平台,有关“暗访净血美容”的话题被阅读883万人次,其中@头条新闻发表的【5万一次,宣称能“防癌”】受到网民高度关注。


  第三阶段:媒体发表评论文章,舆情降温


  2月25日后,媒体主要发表评论文章,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如光明网、东方网分别发文《莫让骗人的“洗血”美容再招摇过市》《不能任由“净血美容”走火入魔》表示,该疗法是对消费者进行“洗脑”的欺诈行为。中国健康网发表《非法“净血美容”须全面围剿》提出,应引导消费者识破“净血美容”的谎言,对美容机构等全面排查,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


舆情点评


  “洗血疗法”在国内已有些年了,此次由网红带火,让不少求美者趋之若鹜。然而,无论是国内的“洗血疗法”还是国外的“换血疗法”均未得到专业疗效论证,反之,该疗法存在许多问题,如“洗血”过程无安全保障、疗法存在虚假宣传等。鉴于此,卫生部门应尽快将该项目纳入监管视野,对此类项目进行排查,对无资质行医的人员严厉查处。同时,应加大警示力度,提高消费者对危害的认识,避免消费者盲目跟风。


  来源/《舆情周刊》删减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订阅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