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社主办

武汉协和医院首推医师药师联合门诊 医生负责看病 药师指导用药

作者:刘迅 王继亮 涂晓晨 翟学佳 史琛2019-04-22来源:楚天都市报
武汉协和医院在省内率先推出“医师药师联合门诊”,即医生主要负责坐诊看病,用药指导交给药师执行,试行半年多来获得了医生与患者的诸多好评。


  拿着处方取药后,不少患者习惯折返回去找就诊医生,希望咨询用药注意事宜。然而,由于接诊工作繁忙,大多数时候医生只能见缝插针简单交代两句,即便如此还可能招来其他患者“插队”的抱怨。


  一种全新的门诊形式,或许能够改变这一尴尬局面。楚天都市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武汉协和医院在省内率先推出“医师药师联合门诊”(以下简称“医药联合门诊”),即医生主要负责坐诊看病,用药指导交给药师执行,试行半年多来获得了医生与患者的诸多好评。


  药师纠正患者用药错误


  3月19日上午10时30分许,武汉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9号诊室前排起长队,患者们拿着刚开的药,依次向伍三兰咨询。


  虽然众人一口一个“医生”叫着,但伍三兰其实并不是医生,而是该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这药该怎么用啊?”56岁的吴女士患支气管炎多年,近几个月症状加重,呼吸困难,一上楼就喘不上气,在襄阳老家被确诊为慢阻肺。她拿着一盒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说自己已经用过两盒,但效果不太好,嘴里还难受。因担心药不对症,一家人赶到武汉就诊,没想到医生开的还是这种药。


  “您平时是怎么吸入的?”听吴女士说病情控制不理想且口腔有不适感,伍三兰推测可能与药物吸入不规范有关,遂让对方现场操作一遍,发现果不其然。


  伍三兰告诉吴女士,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够延缓慢阻肺病情进展,但很多患者在吸入时操作不当,导致药效大打折扣。还有多数患者不知道,每次吸完药后要用清水漱口,清洁口腔内多余药物,否则长时间在口腔内残存可能引起口腔、咽峡部黏膜念珠菌感染,可致部分患者声音嘶哑。


  “旋松、拔出瓶盖,要确保红色旋柄在下方。”伍三兰拿直吸入装置瓶身,正旋后再反向旋转到底,药瓶发出“咔哒”一声,“这代表一次药量装药完成,这时正常吸一口气后深深吐出,双唇立马包住药嘴,用力、慢慢深吸气,吸入粉剂。吸入后一定要屏气5-10秒,帮助药剂沉积到气管、支气管及肺部……”


  吴女士一边看着伍三兰演示,一边默念并模拟操作,不时发出“哦,原来要这样弄”的感慨。


  患者门诊用药咨询需求量大


  “类似的用药问题常常遇到,都会及时给予纠正。”伍三兰说,从去年8月起,每周二或周三上午,她和主管药师龚卫静和陈晨会轮流与呼吸内科医生“联合坐诊”,患者找医生就诊后根据处方拿药,再找药师一对一详细咨询用药方式、剂量以及禁忌等,“联合门诊启动至今,明显感觉到患者用药咨询需求量非常大。”


  伍三兰所言不虚。当天,楚天都市报记者陪同伍三兰从上午9点半一直坐诊到中午12点半,共接诊了近20名患者。多位患者自己问一遍后,等其他人询问时站在一旁再听一遍。


  “不少患者很难一次性掌握药品相关知识,需要药师反复耐心地提示。”伍三兰说,拿呼吸内科最常见的吸入药物举例,一些患者即使现场演示后理解了,回家后又很容易遗忘。比如曾遇到一位慢阻肺患者,觉得每次装置内上药很麻烦,为图省事用针刺破胶囊,再用嘴将粉末吸入体内,实际这样对治疗毫无意义。


  除了操作不当,还有患者将本该吸入的胶囊药直接口服。伍三兰回忆说,几天前一位慢阻肺患者复查时,拿着噻托溴铵粉雾剂前来咨询,她惊讶地发现,该药本来需放置于吸入装置内,通过吸嘴吸入气道与肺部,而患者取药后忘拿吸入装置,回家后又忘记了医嘱,打开药盒看到是胶囊,想也没想直接吞服了。


  “药师将吸入装置的使用教程拍成视频并上传到网上,方便患者在家观看学习。”伍三兰说,从门诊咨询情况来看,有些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连药师都没想到。所以,药师坐诊时还会将每一位患者用药问题整理成档,为日后临床随访提供数据与资料。


  四大科室陆续开设联合门诊


  除了呼吸内科外,武汉协和医院还在另外3个科室陆续设立了“医药联合门诊”,分别是肾内科、心脏移植、肾移植门诊。药师一般在科室每周坐诊一至两次,每次半天。患者根据医生处方取药后,可以去相应科室的药师门诊详细咨询药物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


  所谓“医药联合门诊”,简单地讲就是医生与药师“联合坐诊,各司其职”,医生主要负责看病,药师指导用药。药师通过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和用药情况,对病人进行用药知识宣讲、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与防范、后期用药随访、生活方式指导等,为患者提供精准用药服务。患者只要服用多种药品、使用特殊装置药物,或对药品使用存在困惑,都可以前往联合门诊,咨询药品用法用量、服药注意事项、特殊药品使用方法、药品储存条件、药品使用禁忌等。


  对此,有人可能产生疑问:许多医院门诊药房设有咨询窗口,就诊医生也会交代用药事项,为什么还要专设药师门诊?


  事实上,药房窗口更多是咨询有无相应药品,并非交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部分医院药房旁边虽然开设有药师咨询窗口,但往往因患者不了解而被“忽视”,还是习惯回门诊找医生咨询。而医生门诊量太大,尤其部分患者用药可能比较复杂,如再解释用药疑问,不仅占用其他候诊患者等待时间,还会减少医生单位时间内服务患者人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服务质量与效率,也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医药联合门诊”的开设,将药物咨询服务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是药师门诊“专科化”的有效延伸。


  “药师坐门诊,是对医生门诊的有益补充。”该院药学部主任吕永宁教授表示,由于专业重点不同,坐诊时药师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患者科学用药,有助于提高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减少用药风险。


  当然,并非所有药师都能坐诊。以武汉协和医院为例,该院参与“医药联合门诊”的共有6名药师,都要求是主管以上职称,并取得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资格证,具备丰富的安全合理用药知识和用药管理实践经验。


  患者感慨有药师指导更放心了


  武汉协和医院“医药联合门诊”推行半年多来,获得了患者的认可与医生的支持。


  在该院肾内科“医药联合门诊”,记者遇到一位前来复查的患者,看到药师在她的药盒上写了具体服药时间、次数、剂量等。她说,自己患高血压、糖尿病,咨询了药师才知道,以前把吃药的时间都弄错了,有几种应该饭后1小时服用。“有药师解答,用药问题都更清楚了,以后回家吃药也放心多了。”


  “医药技术发展快,每年新药层出不穷,有了专业药师参与指导用药,省去医生很大一部分工作。”该院肾内科副教授熊京说,2017年,新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国内上市,去年才开始在医院心内科使用,主要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成人慢性心衰患者。该科室很多肾衰患者合并心衰,她在学术交流时听说该药对这类患者心、肾有保护作用,但对于科室医生来说,他们还需要更详尽地了解相关情况,便与药师杨玉沟通。杨玉将该药药效、使用禁忌、分子结构等,做出一份详细的报告,并与肾内科医生深入交流,“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该院呼吸内科副教授苏远也对药师参与诊治工作感触颇深,他说,自从开设了联合门诊,医生开完处方后,患者拿了药有药师指导用药,帮助患者了解用药目的和注意事项,诊室不再是看病问诊、咨询用药挤在一起,节约了医生坐诊时间,提高了问诊效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 记者 刘迅 通讯员 王继亮 涂晓晨 翟学佳 史琛)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订阅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