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遗传、糖尿病、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血液中脂质大量沉着、堆积在动脉内膜上,造成冠状动脉腔狭窄、血流受阻,进一步诱发而产生冠心病。因此,临床治疗冠心病通常给予调血脂药和抗血小板药。调血脂药物常用他汀类,抗血小板药物常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其中氯吡格雷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阿司匹林,由于两者作用途径和机制不同,氯吡格雷不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和肝肾毒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氯吡格雷会与他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其抗血小板作用,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冠心病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包括应用硝酸酯类、钙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及调血脂药物等,其中,抗血小板药物和调血脂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冠心病的本质致病因素是体内的脂质代谢异常,加之老年患者多数存在血管老化和弹性减弱,大量的脂质会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血脂斑块,调血脂药物可降低体内血脂水平,从而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于治疗冠心病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应用于临床中的抗血小板药物多为阿司匹林,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阿司匹林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是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大剂量长期应用阿司匹林会引发出血的危险和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为克服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缺陷,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被应用于临床中,该药物与阿司匹林一样能较好地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但其作用途径和环节与阿司匹林不同,相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带来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大大减轻。氯吡格雷本身并不具有抗血小板活性,而是在体内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氧化后才具有活性。现代药动学研究发现,氯吡格雷主要是通过肝脏中CYP3A4酶氧化,该酶不仅是氯吡格雷的氧化酶,多种他汀类药物代谢也是通过该酶氧化,因此,他汀类药物会与氯吡格雷产生竞争关系,进而抑制氯吡格雷的活化,影响其发挥治疗作用,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其病情变化多端,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正确、及时诊治U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UA的发病基础,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干预血小板功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小板聚集,对控制并预防UA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亦证明,使用抗血栓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可显著降低死亡和Q波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天士力集团的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具有调脂和抗氧化的功效,可以降低血黏度,降低红细胞渗透脆性,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抑制血栓形成,与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不同。最近的研究表明,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的同时加用复方丹参滴丸,67例患者试验过程中无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泌尿道出血等出血并发症出现,治疗前后常规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治疗7天和治疗30天时以ADP(二磷酸腺苷)作为诱导剂检测的血小板聚集水平分别为(8.9 ±3.7)Ω、(4.2±3.1)Ω和(4.3±2.8)Ω,药物干预前后血小板聚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水平,是氯吡格雷抵抗治疗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