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近一次进行的大规模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是在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城市城区儿童哮喘总患病率为3.02%,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1.04%,且仍有三分之一的患儿存在误诊、漏诊的现象,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
一直以来,不少家长在哮喘的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一些家长认为“哮喘是急病,一喘就治疗,不喘就不用治”“吸入性雾化治疗所用的药物含有激素,对孩子有害”“哮喘不用治,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还有家长担心“运动导致哮喘加重,让孩子远离一切体育运动”……这些错误认知往往会导致孩子哮喘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由过敏所致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免疫性炎症疾病,需要规范、长期的治疗。所谓慢性,是指它是长期存在的;免疫炎症,是指呼吸道的发炎不是微生物引起的,是体内免疫系统紊乱引起的。呼吸道的这种炎症程度越重,空气出入肺部就越困难。当呼吸道肿胀加剧,气道就会狭窄,出现痉挛,表现为喘促气短。
哮喘多为过敏性因素引起,也包括运动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通常在晚上或凌晨发作,除了咳嗽、气喘之外,哮喘患者在呼气时还会发出高音调的哨笛声,也就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哮鸣音”,有的还会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压在胸口喘不过气,导致呼吸急促并逐渐变得困难。哮喘患者往往因接触过敏原、上呼吸道感染、运动不当、情绪大起大落、气候骤变等因素诱发。
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教授赵坤表示,尽管近几年没有大规模的调查,但是从门诊的接诊情况看,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部分的哮喘发作是因接触过敏原所致,从内在因素来讲,哮喘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有家族遗传倾向,直系亲属遗传发病的可能性更高。
据赵坤教授介绍,关于哮喘的发病原因,专家认为哮喘与空气污染相关,由于空气中PM2.5颗粒很小,还黏附一些细菌、病毒,这些颗粒直接进入肺泡,引起病变。还有一种“卫生学假说”,认为现代人过于洁净,对有些病菌反而没有抵抗能力。在欧美国家,哮喘的发病率甚至能达到30%,通过这种“卫生学假说”,鼓励人们重新回归大自然,过上返璞归真的生活,哮喘的发病率反而会逐渐降低。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食物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进入人体后,与体内的激素受体相互竞争,让人体内真正的激素无法发挥作用,导致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
哮喘的误诊率之所以比较高,是因为除了喘息、胸闷、气促等典型症状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哮喘,如咳嗽变异性哮喘,这类患者只咳不喘,临床表现易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混淆,造成误诊和漏诊。还有一些患者出现胸闷、压迫感等症状后,以为自己心脏出了问题,跑错科、诊错病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也导致一部分哮喘患者被漏诊。
成人哮喘多是儿时起病,未规范治疗所致
48岁的陈女士因感冒后哮喘发作来到门诊看病。据了解,陈女士在儿时便患有哮喘,断断续续地接受治疗——发作后用药,病情好转便擅自停药,不发病则不管不顾。近几年,陈女士感冒后经常出现胸闷、喘不过气等症状。
据中国哮喘联盟河南区负责人、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哮喘专科主任陈卓昌介绍,大多数成人哮喘因儿时起病,未规范治疗所致。不喘了不代表病就好了,就像使用灭火器灭火,明火灭了不代表没有隐患,风一吹,暗火复燃。哮喘也是一样,慢性气道炎症是持续存在的,因此,接受长期、规范的治疗,不断巩固疗效,才能逐步减轻炎症,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
幸运的是,陈女士的各项症状比较典型,且无过敏性鼻炎,属于单纯性支气管哮喘。这类患者若能长期坚持用药,哮喘便会得到良好的控制。陈卓昌主任建议陈女士按疗程坚持用药3~6个月,并按时复查,以便调整药物用量。
陈卓昌主任提到的良好的哮喘控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大多数日子没有咳嗽、喘息或气促(≤2次/周);2.可以进行运动且感觉良好;3.整夜安睡而没有咳嗽、气喘或胸闷;4.不因哮喘而无法学习或工作;5.肺功能正常;6.每周使用哮喘缓解药物少于2次(不包括每次运动前使用1次)。
控制哮喘两大“利器”:规范诊疗+日常管理
哮喘一旦确诊,很难被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和日常管理,达到长期良好的控制,哮喘患者也可以像健康人一样享受生活。
目前,吸入激素是治疗哮喘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吸入治疗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肺部,其疗效直接且全身副作用低。但是,有不少人却谈激素“色变”,因惧怕激素引发不良反应,而拒绝采用这种方法。陈卓昌主任表示,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吸入治疗使用的激素含量较低,使用后及时漱口便没问题。
除了规范治疗,日常管理也同样重要。赵坤教授表示,建议哮喘患者每3个月评价一次,若症状得到缓解,肺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可以考虑“降阶梯治疗”,具体来说,就是一天两次用药改成一天一次,一天一次的改成隔天一次……治疗疗程达到三个月,可以再评价一次,病情见好后,可再“降阶梯”,直至停药。相反,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仍在反复,肺功能检查结果不正常,则要进行“升阶梯治疗”,一天一次用药变成一天两次甚至是三次。赵坤教授建议哮喘患者要学会使用峰流速仪,在家就可以自测呼出气受限制的程度,可用于监测病情变化,对肺功能进行评估,并对药物用量调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记者 王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