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注射“哮喘疫苗”是一种能控制和减少哮喘发生的有效方法。
“哮喘疫苗”是气管炎疫苗的俗称,是有针对性地采用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细菌(如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奈氏双球菌等)人工培养后经科学方法处理制成,可预防由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主要作用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抵抗上述细菌的侵害,预防和减少哮喘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一般来说,疫苗是给没有疾病的健康人群使用的,而“哮喘疫苗”却不同,基本上都是给患者使用的。
●为了充分发挥“哮喘疫苗”的预防作用,通常应在疾病易发作季到来之前的11月份开始注射为好。
●“哮喘疫苗”的初次注射剂量为0.1~0.5毫升,一般每周注射1次,每次增加0.1~0.5毫升,最后的维持剂量为每次0.5~1.0毫升;3岁以下儿童使用剂量不宜超过0.5毫升。注射部位可取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的皮下,或臀部肌内注射。注射时间既可连续注射一个发作季节,也可坚持全年注射。
●凡是发热在38℃以上,或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肝炎或湿疹的患者,禁止注射“哮喘疫苗”;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以及患严重肺气肿或长期使用激素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哮喘疫苗”。
●注射“哮喘疫苗”后有些人可能会有发
热、过敏等反应,注射部位也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因此必须谨慎使用,注意观察,必要时可进行对症治疗。
●注射“哮喘疫苗”后引起发热或哮喘发作的患者,下次注射的剂量不可再增加;亦可将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2~5倍后,在医务人员的严密观察下注射。
●哮喘发作时,在使用其他药物的同时,仍然可以注射“哮喘疫苗”,但哮喘严重发作时应暂停一次或适当减少使用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