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社主办

要考试了,该怎么吃?

作者:阮光锋2019-06-13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每到考试季,家长总想着给孩子吃点好的“补补”,其实,考试期间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以下方面就可以。

  每到考试季,家长总想着给孩子吃点好的“补补”,其实,考试期间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以下方面就可以。


备考饮食四点原则


  ◎饮食以不变应万变


  考试期间最好的饮食原则就是保持不变,按照原来的饮食习惯就可以了。毕竟,考试只是一次检验,临时突击改变的作用其实不大,关键还是在于平时的复习。


  临近考试了,就不要给自己的饮食做太大的改变和调整,否则一方面会给肠胃一个新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也会使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跟平时一致,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去吃,最多注意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肚子不舒服;注意别喝太多水,防止考试中要上厕所。


  ◎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


  考试期间最重要的是注意饮食安全和卫生,防止发生食物中毒。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为拉肚子之类的“小毛病”而影响考试发挥,都是因为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所以,考试期间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


  建议考试期间还是尽量自己在家吃,家长自己选购食物,保证安全。最好不要出去吃,因为夏天的餐馆食物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特别是凉菜和豆制品,微生物不合格的比例较高。如果实在想要去餐馆吃,一定要去信誉比较好的大餐厅。


  ◎充足休息,放松心态


  考试需要充足的精力脑力去应对,所以,考试期间一定要睡好觉。为了保证高效的复习和良好的睡眠,晚餐吃七八成饱即可;如果晚餐后还是会饿,9点之前可以吃一点夜宵,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东西,不然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有些食物成分,如茶叶、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喝太多可能会引起兴奋,影响规律性睡眠和休息,在考试期间最好慎重选用,更不要过于依赖它们来提神。


  ◎适当活动,放松大脑


  备考期间,很多人由于考试在即,都想着争分夺秒多看看习题,多背背课文。其实,这个时候大脑也需要放松,最好能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备考期间常见饮食误区


  ◎误区1 喜欢吃大鱼大肉


  很多人认为大鱼大肉才营养,其实,考试期间最忌讳的就是大鱼大肉。


  因为,在各种食物当中,给消化系统带来压力较大的就是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他们的消化都要调用我们人体内大量的“资源”,这样就会导致大脑所需的资源减少。


  大脑活动所需的资源少了,人就更容易出现困倦、疲劳的问题,会影响大脑思维和学习效率。


  所以,准备考试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是均衡饮食,吃多样化的食物,摄取多种营养。


  ◎误区2 喜欢吃高糖高能量食物


  还有些人平时吃主食都是白米白面、馒头油饼,还喜欢吃高糖高能量食物、喝甜饮料。其实,这样做并不好。因为这些食物的血糖反应太高,不利于大脑的思考。


  研究发现,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能升高血液中5-羟色胺的水平,而这种物质会使人容易犯困。


  我们平时吃的各种精白细软的主食以及各种甜食会造成血糖快速升高,胰岛素水平快速升高,导致人们餐后容易困倦,大脑思考效率也变慢,影响考试发挥。


  备考期间,建议大家最好吃那些能够稳定血糖、B族维生素含量又高的食物。每天的主食不要都是白米饭、白馒头,最好加一些粗粮、坚果、杂豆,可以提供大量的B族维生素,对于提高大脑思维效率也有帮助。


  比如,原来吃白米饭,现在加点燕麦、红豆做米饭,吃完了之后,能维持更长时间的饱腹感,餐后精力也更足,也不容易犯困。


  至于甜饮料、高糖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误区3 “临时抱佛脚”吃补品


  很多同学及家长总想着考试之前吃各种“补品”,燕窝、海参、蜂王浆、甲鱼都是标配,甚至有些人还会去打“氨基酸”,希望能提高成绩发挥。


  其实,这些都只是买一个心理安慰。考试成绩只是检验平时学习是否扎实,如果平时学习本身就不好,靠吃点补品、打个氨基酸都是没什么作用的,如果真的有用,就不需要长时间复习了。再则,上述方法也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身体,万一造成别的问题,就得不偿失了。


下一条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订阅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