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社主办

问答:乙肝是吃出来的吗?

作者:卜淑蕊2019-07-31来源:人民网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乙肝患者问:“医生,我的病是怎么得的,是吃饭传染的吗?”那么,乙肝究竟是吃出来的吗?关于乙肝的七个问题,专家告诉你答案。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乙肝患者问:“医生,我的病是怎么得的,是吃饭传染的吗?”那么,乙肝究竟是吃出来的吗?关于乙肝的七个问题,专家告诉你答案。


  问题一:乙肝是如何传染的?


  乙肝属于性传播疾病之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为主,比如和乙肝患者共用剃刀、牙刷、吸毒共用针筒;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包括湿疹、疥疮、口腔溃疡或糜烂)暴露于血液或传染性体液等等,就有可被传染,另外就是母婴垂直传播。


  但也不必恐慌,在日常的共餐、咳嗽、喷嚏、接吻、偶然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问题二:如何预防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引起肝硬化、肝癌患者分别高达60-80%。为减少乙肝相关的并发症,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是减少新发乙肝病毒感染首要和关键的措施。


  其次是合理规范的治疗,即通过抗病毒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同时也可降低感染者传播疾病的风险,二者缺一不可。


  问题三:查出乙肝,是否需要马上治疗?


  由于机体的免疫清除病毒的功能,约95%急性乙肝患者可以自愈,因此对于新发的急性乙肝患者不需要立即抗病毒治疗,对于5%转为慢性乙肝的患者, 一般要观察随访半年后,根据化验情况再决定是否抗乙肝治疗。


  问题四:什么时候需要抗病毒治疗?


  对于慢性乙肝的患者而言,转氨酶ALT高于正常上限的2倍及以上,HBV–DNA高于正常范围,伴有腹胀、食欲差及乏力等症状,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专科(感染科或消化科)就诊,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问题五: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对于符合抗乙肝病毒适应症的患者,目前多个国际及国内治疗指南提倡核苷类或干扰素两大类药物。对于核苷类治疗1年以上的部分患者(HBV-DNA检测不到、表面抗原定量水平低于1500IU),采用序贯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优化治疗方案,可以实现30%甚至以上临床治愈率,极大地改善其生存质量,有效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问题六:用药疗程多久?何时可以停用抗病毒药物?


  研究证明核苷类药物,目前单用核苷类药物可以迅速降低病毒的复制,即DNA检测阴性,但E抗原的血清转换率较低,至少需要4年以上或者终身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至少需要1-2年, 总之,根据HBsAg清除的指标来决定是否停药。


  问题七:乙肝患者的日常注意些什么?


  避免劳累,戒酒,建议患者定期3-6月随访肝功能、DNA及甲胎蛋白(AFP)及腹部B超 ,正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按时用药,切忌自行随意停药,会导致病毒耐药或变异造成治疗失败及肝癌的发生。


下一条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订阅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