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脱贫攻坚篇】让百姓获得感“升温”

  • 作者:陈燕飞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9-09-27

脱贫攻坚

  图①:安抚东(前排中)与临泉医药希望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图②:朱明春(左一)与科研人员在梨树园考察。图③:张艳琴(左)在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图④:张年亮(右)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9月,大地走进收获的时节。在安徽省砀山县,娇黄的酥梨挂满枝头,将万亩果园打扮得格外美丽。安徽省临泉县的田间,春天降生的小羊羔已慢慢长大,洁白的羊群像天上的白云,装点着这里的原野。秋天的山野,处处升腾出欣欣向荣之象。


  与丰收的美景相呼应,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也传来喜讯:今年,砀山全县贫困人口已降至6700人以下,贫困发生率降到0.8%以下,砀山县已步出贫困县行列;同时,临泉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为确保实现今年年初定下的2.98万人脱贫、15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全县正在加速奋斗。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按照党中央部署,原国家医药管理局自1995年起定点扶贫安徽省临泉县,经过几次机构改革,沿袭至今。2015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增砀山县为定点扶贫县。


  24年来,药监系统20多名挂职干部先后奔赴砀山、临泉两地,进村、驻县,接力脱贫攻坚,力争让幸福之光照亮这儿的每一个角落。


  幸福就是“日子有盼头”


  “叮咚”,又一份酥梨订单上门了。记者见到砀山姑娘李娟时,她正在砀山县唐寨镇唐寨村的家中忙碌地接单:触控笔用胶布粘在一根筷子上,然后用嘴咬住,操作触屏手机,完成一单单酥梨买卖交易。现年34岁的李娟在2008年被查出患有脊髓空洞症,全身只有头部能动。病痛曾一度浇灭这位年轻姑娘生活的希望。4年前结缘电子商务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网络销售酥梨,一度丧失劳动能力的她现已成为带动全村脱贫致富的“电商CEO”,并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水果电商让我重获新生,这样的日子过得有盼头。”李娟这样对记者说。


  在离唐寨村不远的砀山县李屯村,安徽荣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光荣正在自己的蔬菜大棚中忙碌着。李光荣早年在外工作,因看好家乡蔬果种植业的前景,于三年前回乡创业。公司自创建以来,吸引了不少附近的贫困群众来此就业,公司发展也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步,李光荣计划雇佣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发展观光自采园。用他的话说就是:“扶贫政策好,政府支持力度大,我们干着也有劲儿。”


  据国家药监局挂职干部,砀山县委常委、副县长朱明春介绍,近年来,砀山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打造砀山水果的名片,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政策如同纽带,凝结着乡村每一位成员,令人人享有致富机会,共同奔向小康。


  临泉县则在医药产业发展上下足力气。安徽永生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临泉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药品企业。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且没有拳头产品,企业发展多年不见起色。近年来,在国家药监局挂职干部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企业先后注册了药用尿素、龙血竭片、辛伐他汀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2018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比2012年翻了4番。


  “没有大家的帮扶,企业可能连生存空间都很小。如今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和十几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谈及未来发展,永生堂药业总经理周进山充满信心。


  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临泉县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不少中药企业纷纷在临泉建立种植基地。2018年,集中药材种植、加工和饮片生产于一体的安徽弘润药业有限公司入驻临泉,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国家药监局挂职干部,临泉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艳琴认为,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临泉县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给农民增收和生活稳定提供了新路子。


  幸福还是“日子又转起来”


  以往,农村老百姓最怕生病,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大病往往是拖垮一个家庭的最快方式。砀山县林屯村村民支建利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的例子。2015年,支建利的爱人在树上给梨树授粉时不幸跌落,从此瘫痪在床。支建利不得不分身照顾老伴儿,家里的劳动力从两个变成了半个,原本不错的光景一下子艰难起来。


  在了解到情况后,村支部对支建利家实施了精准帮扶。“老伴儿享受个人低保,看病费用基本全报销,日子眼看又转起来了。”支建利说。


  对支建利家的帮扶得益于砀山县在扶贫工作中大力落实安徽省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据朱明春介绍,该工程发挥政策兜底作用,当贫困人口在省内县域内及市级、省级医疗机构就诊时,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为0.3万元、0.5万元和1.0万元,超过部分的合规费用由政府兜底保障。


  在砀山和临泉,不仅医疗服务可及性有了保障,服务质量也大幅提升——2017年6月,临泉县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达成对口帮扶。临泉县人民医院院长张红告诉记者,北大第一医院每月都会派两批专家来临泉县人民医院坐诊,其医生下乡也会首选临泉县人民医院,这些做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学科能力的提升。


  “医疗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不在少数。作为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我们愿为扶贫做些事情,帮助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谈到帮扶合作的初衷,北大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颇有感触。


  今年1月,在国家药监局的帮助下,北京友谊医院与砀山县人民医院签订了医疗技术帮扶协议。“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看病福利,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砀山县委书记王广敏这样赞赏国家药监局的帮扶举措。


  幸福更是“让下一代有希望”


  贫困的“隔代传递”是扶贫干部们心中的隐忧。由于家庭本身贫困,加上对教育不重视、教学资源不足等原因,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早早地辍学,给贫困的代际传递埋下了隐患。而在临泉,这一隐患在多年前便得到了有效控制。


  临泉县泉河北岸,坐落着一所占地4万余亩、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临泉医药希望学校。


  对于学校一砖一瓦的变化,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在临泉县挂职干部、现任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司稽查专员江德元记忆犹新。1995年,在江德元的积极协调下,原国家医药管理局1000余名干部职工捐资20万元,原国家教委资助10万元,原临泉县教委资助20万元,共同命名创建了这所学校。


  “当时,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打字室职工每人捐款200元,要知道,他们那时的月工资也就100多元。筹集20万元捐款,只用了3天。”在江德元眼中,临泉医药希望学校的建设凝聚了药监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奉献和爱心。


  此后20多年间,国家药监系统历任挂职干部均关心学校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设施不断健全。如今,学校已从当年“连张像样桌椅都没有”的乡村校舍,发展成为阜阳市农村示范小学,每年培养毕业生1000多名。


  国家药监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安抚东曾在临泉县挂职。他的手机中一直保存着与学校孩子们的合影,抽屉里还保留着孩子们寄给自己的明信片。2010年,安抚东资助的一名叫李大雷的孩子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成为全家人走上幸福之路的新希望,也印证了建设这所学校的初衷:“让下一代有希望,真正的脱贫才能实现。”(记者 陈燕飞)


(责任编辑:齐桂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