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生态农业和食品安全合作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建设沿线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结合点。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5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上千家企业参展,也成为各国食品安全治理沟通交流的平台。
11月5日,万众瞩目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为期6天的展会汇集了来自172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食品领域是参展企业最多的,约有1000多家,让中国消费者不出国门就可享受到贸易全球化带来的丰富食品,大开眼界、大饱口福。
以此为契机,11月6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大广天下投资控股集团承办的“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论坛在进博会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农产品和食品监管的国际合作、生态农业保障食品安全、标准与认证认可促进农产品和进口食品贸易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带一路”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主题论坛现场。陆悦 摄
加强国际合作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我国百姓对食品的消费需求已从温饱变成了安全、健康、有机和环保,食品生产与消费也日益趋向全球化。面对全球范围多主体参与、供应链复杂的食品安全环境,如何构建食品安全国际共治体系成为摆在各国监管部门、行业企业、专家学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的国际贸易正在日益扩大,新技术、新品种、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而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则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用全球视野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首先要提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与世界接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司司长刘金峰表示,我国正在加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依据,着力提升标准的严谨性、系统性、协调性,力争到2020年底,完成制修订不少于300项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惠氏营养品大中华区总裁瞿峰认为,食品安全离不开科学创新,而在创新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配合相关监管部门制定新的标准,包括检测标准、生产标准、企业行业标准,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发展。食品安全不仅是监管部门的工作,更是企业的主体责任,企业应在生产、营销、售后等各个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科学进步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但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导致食品安全面临更多挑战。”法国达能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欧阳伯堂表示,达能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具有更高食品安全标准的商品,尽可能与进口国充分合作,分享数据、分享知识,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食品安全挑战。
推进生态农业
“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没有原料的安全,就没有食品加工业的安全。”泰国正大集团资深副董事长杨小平表示,改造农业落后产能,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务之急。
“农产品污染仍然是重要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我们要注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兽药等的使用,这样才是真正保护生态环境。”他特别强调,要做到生态农业,必须要有完善的法规、严格的监督和公众的自觉。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几年,我国各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已取得初步成效。河南省副省长何金平介绍,作为我国食用农产品生产大省,河南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制定了562个省级地方标准,实现了大多数农作物品种标准体系全覆盖。同时,该省还注重加强监测,抓好生态绿色品牌的培育、推荐、管理,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和公信力。云南省玉溪市市长张德华表示,玉溪一直坚持走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协同发展的道路,持续扩大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食品和涉农产品贸易,积极鼓励农业和食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全面加强产业合作和项目对接。
大广天下投资控股集团总裁刘文广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应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建立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及农产品安全体系。
伊利全资子公司新西兰Oceania Dairy在进博会的展台。陆悦 摄
扩大进口贸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地的食品如何便捷地流通到消费者手中,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贸易便利化的问题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刘卫军认为,标准与认证认可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一个标准、一次测试、一张证书、全球通行”是标准和认证认可领域的共同目标,对于贸易便利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司长于欣丽表示,标准是促进农产品和食品进口贸易的桥梁和纽带,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农产品食品标准化工作。“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通过融合发展,拓宽老百姓的增收渠道;通过提出村庄规划等8个方面21个定量指标,使农村环境变得优美。未来,我们将更好地发挥标准在促进农产品食品进口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于欣丽说。
“标准和认证认可是义乌商品流通贸易的重要名片”。号称“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浙江省义乌市,与21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义乌市委书记林毅表示,义乌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城市,贸易方式、贸易通道等都非常便捷,这得益于义乌正在进行的标准化城市改革。
标准和认证认可也得到食品企业的高度重视。燕谷坊集团董事长何均国表示,作为农业企业,必须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设定高标准,健全贯穿农产品产地、生产过程、收储、运销全链条的质量标准体系。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从事特种水产养殖为主要业务,其常务副总裁朱永祥表示,企业要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究和管理,坚持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绿色发展技术,同时加强对发达国家和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有关法规、标准结构及内容的研究,使我国的水产品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在前景广阔的绿色水产品市场上打破贸易壁垒,促进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安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