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社主办

麻风病防治要再“加把油”

作者:王洪生2019-02-12来源:健康报
2011年,11部委联合制定《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极大推动了我国消除麻风病危害的进程。当前,麻风病防治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结合健康扶贫战略,努力实现“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治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70年来,共计免费查治麻风病人约50余万名,累计治愈约40余万名,全国96.9%的县(市)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新发现病例数从1958年约3.5万例,下降到2018年521例(不含复发病例),目前仅有不到2500例麻风病患者,麻风病的流行在我国得到有效遏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拥有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防治队伍,是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

  

  2011年,11部委联合制定《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极大推动了我国消除麻风病危害的进程。当前,麻风病防治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多部门合作机制,结合健康扶贫战略,努力实现“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治模式。

  

  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

  

  随着麻风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卫生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不少地区麻风病防治专业人员大幅减少,或被调整从事其他工作,致使麻风病防治队伍萎缩。加之专业人员年龄老化和新进人员的麻风病防治知识和能力不足,不少地区出现了技术断层现象。麻风病防控在患者体检、查菌、诊断、处理麻风反应、残疾控制等关键环节专业能力下降,影响了当地的麻风病防治工作质量。

  

  各地区需结合当地麻风病的流行现状,针对性加强现有防治机构和队伍的能力建设,发展和维护全国麻风病防控管理信息系统(LEPMIS)并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提升我国麻风病疫情监测能力,进一步巩固县、乡、村三级疾病防控网,实现我国麻风病精准防治和高效管理。

  

  创新防治思路和方法

  

  近5年来,我国每年新发现麻风病患者持续低于1000例,许多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麻风病知之甚少,加上对“基本消灭麻风病”的误解,导致对麻风病的警惕性严重不足,产生不少误诊和漏诊,造成了麻风病扩散和患者残 疾的发生。

  

  因此,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通过研究、开发和推广更为先进的诊疗技术、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麻风病诊疗技术的培训,维持区域性麻风病定点医疗机构或省级麻风病医院的诊疗水平,保持各地区麻风病诊疗的技能水平,并结合医联体和远程医疗模式,进一步提升各市县防治机构的诊疗水平。

  

  强化流动人口病例管理

  

  当前,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其中就有部分隐藏的麻风病患者。这些患者作为传染源可在密集的流动人口集聚地引起麻风病的传播。如果他们回到原住地而未被及时发现和管理,也会引起当地传播。如果他们未能经过规范的全程治疗就再次外出打工,不仅可引起病情反复,还会对流入地麻风病防治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甚至引发流入地麻风病的传播。

  

  加强对流动人口中麻风病新发病例的发现和管理势在必行。需要结合先进的通讯技术,如App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流动的麻风病患者及麻风病高危人群中推广应用,提升防治效率、降低防治成本。

  

  满足畸残康复服务需求

  

  麻风病畸残者劳动能力丧失,处于因病致残、因残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中。许多残疾患者被排斥在社会和家庭之外,给国家和社会增加了负担,也给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带来伤害。我国目前还有5万例左右存活麻风残疾患者,他们的康复需求不断增长,需要财政投入的支持和相应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强化。

  

  今后要普遍开展麻风病神经炎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工作,大力推广麻风残疾患者眼、手、足自我护理技术,尽可能减少残疾对麻风病患者的危害与影响。

  

  提升认知减少歧视

  

  当前社会歧视和恐惧麻风病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需要加强麻风病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投入,通过创新宣传方法、方式和模式,以“麻风病可防可治”为主旨,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普通公众对麻风病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减少社会歧视。(中国疾控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王洪生


上一条 下一条

相关链接

热点推荐

订阅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