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致癌”的谣言一时让一众网友“惊掉下巴”。在谣言和真相赛跑的过程中,辟谣的信息逐渐占据了上风,很快便将不实信息“打回原形”。这次的“智商税”公众不交。
热议程度:★★★★☆
▍事件概述
综合国外媒体报道,加州洛杉矶高等法院3月29日裁定,包括星巴克在内的约90家咖啡零售商,日后必须在其咖啡包装上写上警告字句,提醒消费者咖啡中可能含有致癌成分丙烯酰胺。据悉,这场诉讼由非营利组织毒理学教育和研究委员会根据加州65号提案提出,已经历时八年。法官表示星巴克等咖啡经销商未能证明这些物质对人体没有风险,所以做出此裁决。咖啡经销商可以在4月10日前提出异议。不久后,朋友圈被“咖啡致癌警告”刷屏,同时也引起部分公众的恐慌。
针对判决结果,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发布公告表示,整个咖啡行业目前正在考虑各项应对措施,包括继续提出上诉及采取进一步的法律行动。在咖啡产品上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将会是一个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受此次影响最大的星巴克对于美国加州法院的判决并未做直接的反馈,而是指向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公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星巴克表示,始终坚持为顾客提供高品质及安全可靠的食品与饮料。
图1 “星巴克咖啡致癌”舆情走势图
▍舆情走势
从整体舆情走势看,如图1所示,相关的舆情呈“山峰式”发展特征,且高度活跃期时间长达3天。
第一阶段,国内外媒体开始报道加州洛杉矶高等法院裁定,谣言兴起
3月30日,新浪网、凤凰网均以《咖啡可能致癌!加州法院下令星巴克等贴上警告标签》为题报道了洛杉矶一家法院的裁决,要求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在加州销售的咖啡产品必须贴上癌症警告标签。
在微信平台上,微信公众号“圣地亚哥华人资讯”“yayap2000”“新加坡狮城论坛”等公众号均客观报道了加州法院裁定的具体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公众号利用骇人听闻的标题发布相关消息。如微信公众号“澳洲Mirror”发布了题为《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全球媒体刷屏!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的文章。该文发出数小时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与此同时,新浪微博上,@环球市场播报、@全景网、@大公報-大公網发布的相关信息均受到网民高度关注。“星巴克致癌”的话题被推向风口浪尖,大批公众号、媒体和个人纷纷跟进,在社交媒体引发传播风暴,引起部分网民恐慌。
第二阶段,辟谣和科普文章大量涌现,各方回应,信息量达到高潮
3月31日,澎湃新闻网发表《咖啡中含丙烯酰胺致癌物?专家:剂量不大,每天一两杯可照喝》,东方网发表《喝星巴克咖啡会致癌?专家:每天至少喝三百杯以上才致命》、新华网发表《记者调查:“咖啡致癌”风波始末》等进行辟谣,文章指出,咖啡和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酰胺,但是剂量不大,公众无需惊慌。央视网、经济观察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纷纷加入辟谣阵营。
在微信平台上,“丁香医生”“丁香园”“果壳网”等纷纷发表辟谣文章。文章指出,综合来看,丙烯酰胺在人体的致癌风险依然是有争议的,试验结论不明确,对于正常人类,咖啡是可以放心喝的。微博平台上,@营养师顾中一、@Mars张京、@钟大厨在江湖等微博大V纷纷发表科普文章。大多数网民表示需要理性看待,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也有部分网民态度轻松,对“咖啡致癌说”进行调侃。
与此同时,美国咖啡学会发布公告表示,在咖啡产品上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将会是一个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星巴克中国发表媒体声明,称对于法院的裁决,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已发公告。
“咖啡致癌”的舆情进一步升温,各种信息交织,信息量于4月2日达到监测期的最高峰。
第三阶段:媒体发表评论进行反思,舆论趋于理性,信息量逐渐走低
媒体和网民开始反思谣言兴起的原因,并呼吁打击谣言。如4月3日,科学网发表《信息碎片化:专家谈咖啡“致癌”引发恐慌》,人民网发表《“咖啡致癌”?健康谣言何时休》等文章认为,导致媒体和大众对食品健康相关信息缺乏正确理解的原因,在于缺乏系统性的观念教育和科学思维。要想挤压谣言的生存空间,除了要提高公众的科学健康理念,加强对资讯的甄别能力外,也要加大对造谣者和恶意传谣者的惩罚力度,提高各类媒体和社交平台的谣言识别能力。至此,“咖啡致癌风波”逐渐平息。
▍舆情点评
纵观此次舆情的发生发酵,加州法院的判决固然是消息的源头,但经过国内社交媒体上的二次传播,信息却越来越失真。原本判决的不只是星巴克一家企业的咖啡需要贴上警示标示,还有绿山咖啡等90余家企业。但是在传播中却逐渐演变成“星巴克最大丑闻”“星巴克须贴咖啡致癌警告”等,使得星巴克中国不得不发出声明以正视听。星巴克的回应没有急于与此事撇清关系,而是借助行业协会的声明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也获得了舆论的普遍支持。这起由国外波及到国内的食品安全舆情事件,也提示我们要重视对国外食品安全信息的监测。
从传播过程来看,本次事件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传播量远远高于传统媒体。在谣言传播中,一些专门关注国外信息的自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北美省钱快报、@环球市场播以及“澳洲Mirror”等,而在辟谣的过程中,权威媒体、行业媒体以及科普大V等是主力军,此外,拥有众多拥趸的明星科普专家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舆情虽然活跃时间较长,在谣言和真相赛跑的过程中,辟谣的信息逐渐占据了上风,很快便将不实信息“打回原形”。另外,对于谣言还要疏堵结合进行治理。除了大张旗鼓的辟谣,进行理性疏导外,掐断谣言的源头也很重要,如封闭传谣的微信公众号等。同时,从此次网民的反应来看,许多网民并没有被相关信息所误导,舆论凸显了理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