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婴幼儿过敏 千万别大意
中国医药报记者 于娟 报道 过敏是全球第六大疾病,全球有20%的人群受到过敏困扰,而且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呈急剧上升趋势。中国儿童过敏人数也在急剧增加。中国城市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10年内上升了100%。
过敏不仅给婴幼儿带来痛苦,而且影响整个家庭生活质量,婴幼儿过敏问题期待引起更多公众的关注。专家指出,在过敏高发的情况下,亟待提高婴幼儿过敏预防和认知水平,从源头上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儿童过敏发生率上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副主任徐韬告诉记者,过敏性疾病是18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三大常见疾病,其发生率在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呈快速上升趋势。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发起了“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项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24月龄婴幼儿家长自报孩子曾经或正在发生过敏症状的比例为40.9%,过敏性疾病的总现患率为12.3%,以皮疹瘙痒、眼鼻症状和胃肠道症状为主。
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和特殊的时期,但容易发生包括过敏在内的许多健康问题。宝宝如果在婴儿期出现过敏症状,如湿疹、腹泻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来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且引起宝宝过敏的过敏原种类也可能从一种增加到多种。目前,过敏治疗方法有限,较难治愈,可能终生持续,伴随孩子一生。而且对孩子本身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还会增加社会负担。
儿童过敏的危险因素
有研究表明,遗传是导致婴幼儿过敏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母孕期、围产期、儿童期的疾病因素也影响着婴幼儿过敏的发生。
徐韬指出,父母有过敏史,婴幼儿过敏风险因素增加。孕期接触吸烟环境、消毒剂、驱蚊杀虫剂;服用抗菌药、解热镇痛药、保胎药;家中饲养猫和狗等宠物,心理压力大等,都会导致婴儿过敏风险增加。徐韬解释,剖宫产婴儿过敏风险比顺产婴儿增加30%。剖宫产术后产妇须平卧6个小时,麻醉、止痛药物延迟泌乳时间,这些都导致产妇不能及时母乳喂养婴儿,增加婴幼儿过敏风险。孕期使用消毒剂过度清洁环境,会影响胎儿获取益生菌,杀虫驱蚊剂则会经皮肤、呼吸道进入母体,对婴幼儿造成影响;而孕期使用抗菌药、解热镇痛药物等,药物可通过胎盘循环进入胎儿体内……这些都有可能妨碍胎儿肠道屏障的建立和免疫系统的成熟,使过敏风险增加。
此外,过早喂养普通整蛋白配方,出生3天内添加过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的婴幼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是出生3天内未添加普通整蛋白配方奶粉婴幼儿的1.4倍。宝宝接触毛绒玩具、杀虫剂,使用抗菌药等,也会使过敏风险增加。
遗传因素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早期识别环境因素进行有效规避和控制,从孕期开始就进行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预防,有效降低婴幼儿过敏的发生。生产时尽量选择顺产,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尽可能使用纯母乳喂养,这些都是降低过敏的最佳措施。如母乳不足时,可选择低敏配方,如适度水解配方。
普及知识积极预防
了解婴幼儿过敏患病水平和发生的危险因素,探索可能的过敏预防方法,是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家长是宝宝健康的守护人,让家长了解过敏风险,提早识别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宝宝发生过敏的概率,提高过敏预防的效果。对于有过敏高风险因素的宝宝应及早进行干预。
然而,大部分家长并不了解过敏,以及有哪些风险导致过敏。有调查发现,1/4的家长在孩子出现过敏症状时,无法判定孩子是否是过敏;而近20%家长以为随着孩子长大过敏自然就会好。这种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及危害认知不足的现象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知名儿科专家、育学园首席健康官崔玉涛介绍,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他发现中国家长对婴幼儿过敏需要提高认知的问题有:对过敏是否有足够的认知?该关注过敏的应对策略还是预防方法?有多少潜在的威胁宝宝健康的过敏因素?他表示,需要了解各年龄段宝宝家长对过敏的预防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宝宝对过敏的特殊营养需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过敏预防知识的科普。
徐韬介绍,针对过敏有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是预防过敏出现并去除引发过敏进程的致敏因素;二级预防是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及早认识过敏,预防多种致敏因素侵袭;三级预防是在临床症状出现后,延缓过敏进程和减轻严重程度,并积极治疗急性过敏症,同时预防过敏导致多器官损伤。
(与安安网联合发布)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