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中医药战“疫”话名药(十二)

  • 作者:邱模炎 邹浩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20-03-14

  57、徐长卿


  【性味】辛,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祛风化湿,止痛止痒。


  【解读】徐长卿,又名竹叶细辛,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和根茎。徐长卿,本为人名,传说唐太宗李世民被蛇咬伤,被民间医生徐长卿用一无名草药治好,李世民知草药无名,便以人名赐之。徐长卿,其味辛,而性温,主要作用于肝、胃,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牙疼,风疹等。


  【治疫应用】关于徐长卿,古籍中也有很多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徐长卿主治各种疫毒邪气,风热邪毒,长期服用可以使身体强壮。《药性考》中记载,除了小便不通并发呕吐外,预防瘟疫邪毒都适合服用。《大观本草》中的论述与《神农本草经》中类似。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镇痛、镇静、保护心血管的作用。(邱模炎、邹浩)


  58、拳参


  【性味】苦,微寒,涩。


  【归经】肝、肺、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解读】拳参为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拳参:拳者,卷也。本品根如卷曲如拳状,故名拳参。拳参早期因其外表呈紫色,又有"紫参"之名。此药苦、涩,微寒,从拳参的药物作用于人体部位来看,主要归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止泻,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晶珠本草》中记载拳参既可以清脾胃之热又可以治疗疫疠之气而引发的疾病。


  【治疫应用】元代名医王好古称拳参可以治疗感受瘟疫邪毒、疟疾发狂,出汗,大便脓血的痢疾等。《现代实用中药》中记载拳参内服可治疗肠炎,含漱作口腔炎之收敛剂,外用可治痔疮以及热性肿疡。特别要强调的是拳参药性属于寒凉性质,无实火热毒者、阳虚有寒者、妊娠妇人以及患病邪属于寒性者,一定要慎用,阴证外疡忌服。(邱模炎、邹浩)


  59、黄芩


  【性味】苦,寒。


  【归经】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解读】黄芩,别名山茶根,味道很苦,是中药中常用的清热燥湿的药物。生活中常用的小儿蓝芩口服液中,黄芩就是主要成分。中医认为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作用。主要治疗因湿热引起的胸闷恶心呕吐、腹胀、泄泻、痢疾、黄疸,和因肺热引起的咳嗽、发热、心烦、口渴,因血热引起的吐血,因皮肤瘀热导致的痈肿、疮毒,以及怀孕时热证引起的胎动不安。黄芩和黄连、黄柏因同样为黄色并常常同时使用,统称为三黄。


  【治疫应用】《本草正》记载"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说明黄芩具有退热(主要推风热、湿热),治疗头痛,祛除瘟疫,清利咽喉的作用。《日华子》记载"下气,主天行热疾。"指黄芩具有显著的清热功效。因为黄芩性寒凉,寒凉败胃,因此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邱模炎、邹浩)


  60、黄芪


  【性味】甘,温。


  【归经】肺、脾经。


  【功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解读】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多于春、秋二季采挖,晒干后使用,甘肃陇西是其道地产区。芪,长者的意思;黄芪,因为其具有很好的补气的作用,成为补药之长,故而得名。黄芪,味甘而性温,中医五味理论,甘能补益,故黄芪可以补气固表。正气足则可以抗击毒邪使其外出,正气足,气血盛,则疮口愈合得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多种皂苷及氨基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保肝、利尿、抗衰老等功效。黄芪是中药中的补气佳品,中医讲究补气以生血,后世名方如当归补血药、补阳还五汤等均以黄芪为主要药物。【治疫应用】《本草数经》中记载黄芪同人参、甘草一起使用,可以治疗痘疮传染,阳气虚无明显发热的患者。(邱模炎、邹浩)


  61、黄连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肝、胆、脾、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解读】黄连,以其味苦而出名,俗语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产地不同,又可分为"云连"、"味连"、"雅连",其中以"味连"产量最高,因其外形酷似鸡爪,故又俗称"鸡爪连"。重庆石柱乡是味连的道地产区之一,被称为中国黄连之乡。黄连入口极苦,而中医理论中认为,苦味可以清热泻火,同时又可以燥湿。黄连的作用部位广泛,可用来治疗黄疸,腹泻痢疾,牙疼,糖尿病等疾病。


  【治疫应用】《本草汇言》中记载黄连可治疗感受瘟疫邪热之气,可清除心与脾得热毒,用于治疗大便可见红白相间的痢疾重症。值得注意的是,本品苦而大寒,所以平时脾胃虚弱的患者忌用。中医讲苦燥伤阴津,阴虚津液不足的人也要慎用。


  【战"疫"故事】从前,石柱的黄水坝住着一个陶医生,和幺女相依为命。陶医生雇请了一名叫黄连的男帮工,替他栽花种草药。这年,黄水附近不少人都得了一种怪病。陶家幺女算是个幸运儿,没染上这种怪病。有一天,陶幺女踏青外出,在山坡上发现一种野草,好看极了。她顺手拔起这些野草,带回家种在园子里。喜欢陶幺女的黄连给花草上肥浇水,也会照顾那野草。次年夏天,陶医生外出治病,十多天没回家。期间,陶幺女卧病在床,几位同乡好友想尽办法,也没治好陶幺女的病。黄连心想:园子里那些野草,怎么不用来试一试?于是将那野草连根拔起,淘洗干净,连根须叶一齐下锅,煮了一会儿,揭开锅盖一看,野草和汤全都煮成黄色的了。黄连担心其有毒,便首先尝了这汤,只觉得味道好苦。过了两个时辰,黄连见自己还活着,知道这野草无毒,这才端一碗让陶幺女服下。说来也怪,陶幺女喝下这野草汤,病竟然好了。她对黄连说:"这是一味好药,就是太苦了。"暗恋着陶幺女的黄连见恋人全然不知自己的心思,有些神伤。乡亲们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去采挖这种野草来熬汤服用,大家的病都好了。不久,黄连便带着苦恋死在陶家,临死前,陶幺女才知道了他的心思。为了纪念他,人们便把这种清热解毒、味道苦涩的中草药称为黄连。(邱模炎、邹浩)


  62、菝葜


  【性味】甘,酸,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祛风利湿,解毒消痈。


  【解读】菝葜,又名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干燥根茎,一般于秋末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用。其味甘而酸,性平,主要作用于肝和肾,中医理论中,肝主筋,肾主骨,所以菝葜具有祛风利湿,可用来治疗因风湿导致的腰腿疼痛,活动不利。此外,其还具有解毒消痈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疔疮痈肿,都有不错的效果。菝葜,有很长的药用历史,最早出自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书中记载其植株易与萆薢相混,现在某些地区仍将二者混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菝葜具有解毒利尿,抗菌的作用,可缓解水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治疫应用】《日华子》中记载菝葜可用于治疗感受疫毒邪气。(邱模炎、邹浩)


(责任编辑:申杨)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