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强生医疗引领构建房颤诊疗服务生态圈
今年6月6日是第八个“中国房颤日”。今年“中国房颤日”,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生医疗)携手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开展以“消融阴霾,重获‘心’生”为主题的“医路相伴——中国房颤日公益健康教育项目”,传播房颤相关健康信息,推动房颤的早诊早治和诊疗规范化。
“我们希望能够让公众更多地了解房颤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有更多的选择,让医疗领域创新产品和技术惠及更多患者。”日前,强生医疗心血管及专业解决方案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为医生通过三维标测系统对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强生医疗供图
早诊早治很关键
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发病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我国房颤发病率逐年上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房颤患者人数已超过1000万。房颤成为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挑战之一。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表现,按持续时间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有数据显示,约1%的房颤患者年龄小于60岁,而75~84岁年龄组的发病率则高达12%。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因房颤发病率高、认知度低,一旦发作,将增大卒中发生的风险。
当前,随着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心率监测并非难事,且基础医疗设施的完备也使心电生理检测更为便利,这些都为房颤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对于房颤治疗,很多患者仍倾向于选择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即药物治疗。专家指出,药物能帮助患者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并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但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房颤。以老年患者为例,随着年龄增长,房颤不断加重,抗心律失常和抗凝药物治疗并不能阻止从阵发性房颤向持续性房颤发展。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房颤病患数量或将快速增长,加之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将加大现有医疗资源压力,为公共健康和医疗资源使用带来诸多挑战。如果因贻误治疗而发生卒中,那么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医疗费用则更为可观。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测算,我国每年房颤导致脑卒中的治疗成本高达49亿元,房颤及其并发症间接经济损失高达42亿元。
因此,日常生活中公众要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注重心脏健康和常规检查,以预防和减少房颤的发生。
图为强生医疗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展示的多电极射频球囊消融导管。本报记者 落楠 摄
新技术带来新希望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颤患者希望得到更好的救治。过去5~10年,随着科技发展,房颤的临床治疗方法不断更新,压力导管、三维房颤标测、量化消融等技术或产品陆续应用于临床治疗,它们给房颤患者带来更多治愈的希望。
“房颤是可以治愈的。”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马长生表示,绝大多数导致房颤的异常电活动来自肺静脉,通过射频消融手术可隔离肺静脉异常电活动,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手术,射频消融技术成熟、安全,患者身体负担小。
据介绍,射频消融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医生通过周围静脉血管将心导管送入左心房,同时模拟出心腔三维结构,在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的部位沿肺静脉开口进行环状消融。
尽管射频消融手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我国每年选择接受该项治疗的房颤患者仍不到6万人次。
“射频消融手术对操作精准性和设备灵活性有着极高的要求。目前射频消融手术在临床使用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能够独立完成该手术的医生较少,中青年医生相关临床实践机会不多、学习‘曲线’长。”陈曦直言。
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新技术、新产品,强生医疗积极推动房颤消融手术医生培训,成立强生医疗心电生理学院以支持开展医学专业教育。借助这一平台,强生医疗将房颤量化消融形成标准术式,明晰培训路径,通过4~6个月时间帮助医生掌握房颤消融技术,大大缩短中青年心内科专家的学习“曲线”。据悉,强生医疗心电生理学院每年可为100位心内科医生提供培训支持,帮助其达到独立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水平。
与此同时,强生医疗还升级消融手术设备软件系统,促进人机交互越来越直观,让手术现场的量化模型更加具体,从而帮助医生在手术现场更快地找到病灶点,更精准地完成导管消融,大幅缩减手术时间。“如此一来,手术过程中的射线量也将大幅减少。”陈曦说。
让更多好产品惠及中国百姓
近年来,国家药监部门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审评审批流程,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研究,加快新产品新技术上市速度,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统计数据显示,仅2019年,我国就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19个。
中国鼓励创新的大环境给强生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信心。陈曦表示,无论是审评审批绿色通道的设立,还是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建设,都给予企业更多的机会。“强生医疗将积极顺应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将创新、高质量的医疗产品引入中国,及时惠及中国患者。我们将积极参与‘健康中国2030’建设,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陈曦强调。
2019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进博会上,强生医疗展示了一款被称为全球房颤治疗领域“黑科技”的多电极射频球囊消融导管。目前,强生医疗已有多个产品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在推动多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加速进入中国的同时,强生医疗也在不断推动落实先进医疗技术广覆盖的发展战略。以房颤诊疗为例,强生医疗积极联合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或心血管专科医院建立房颤中心,提升医生量化消融手术水平;在其他地区,则以房颤和卒中诊疗为抓手,着力为医生手术能力提升提供支持,以更多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陈曦告诉记者,强生医疗将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携手行业伙伴一道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尤其是对于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的患者,努力帮助他们在当地接受房颤筛查后,通过转诊“直通车”,到一二线城市进行手术治疗。这种分级诊疗不仅可节约医疗费用,也有助于提升新产品、新技术的可及性,优化疾病治疗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房颤诊疗生态圈。
“探索建立涵盖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支付体系,将有助于提升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减少患者医疗负担。”陈曦说。
今年是强生进入中国的第35个年头。陈曦表示:“强生医疗有志于联合临床医生、科研机构、行业伙伴和政府部门等,共同探索中国房颤治疗新路径,努力打造行业创新生态体系,提升心血管综合健康管理水平,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助力‘健康中国2030’建设。”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