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天然保湿剂的简单分类
皮肤含水量由内而外呈动态分布(如图1左侧所示),其中真皮层含水量可达70%~75%。随着向皮肤表面推移,含水量逐渐降低,角质层含水量仅为10%~20%。当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时,皮肤可能出现粗糙、暗沉、发痒、脱屑和干裂等情况。
图1 保湿四部曲
皮肤保湿方法
内源性保湿
角质层对于保持皮肤表面的水分含量是必不可少的。角质层水分的保持主要来自于:角质细胞中的天然保湿因子;水通道蛋白AQP3运输水、甘油分子;细胞间脂质有序排列形成防止经表皮水分丢失的屏障。
图2 水通道蛋白
外源性保湿
外源性保湿剂的分为封闭性和保湿性,它们的保湿水合机制也不同:封闭性成分在皮肤上产生一层薄薄的油,防止水分蒸发;保湿性成分在皮肤中水合吸收水分和保持水分。
天然保湿剂的种类
1、人体来源
包括汗液和皮脂:体表排出的汗液具有极大的增强皮肤表面水合能力的作用,并含有诸如乳酸、尿素、钠和钾等保湿因子,以保持皮肤的水合作用。皮脂膜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角质层细胞崩解产生的脂质及汗腺分泌的汗液构成。成分主要是神经酰胺、角鲨烯,甘油三酯、亚油酸、亚麻酸等脂类。皮脂膜参与皮肤表面弱酸性pH的形成,抑制微生物繁殖,同时阻止水分散失。
图3 皮脂腺和汗腺
2、植物来源
①植物多糖,如芦荟多糖、石斛多糖、黄芪多糖等,通过氢键作用具有很好的水合吸收水分和保持水分特性。
②藻类植物,如褐藻、马尾藻、墨角藻等,海藻多糖具有很好的水合吸湿性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③植物油,如橄榄油、椰子油、坚果油等,主要通过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油来保持水分,防止皮肤干燥。
④含皂苷/黄酮/多酚类植物
苷类的结构中存在羟基,黄酮和多酚中存在酚羟基,都可通过氢键结合水分,使其具有吸收和保持水分的能力。如积雪草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五环三萜皂苷(例如羟基积雪草苷);人参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四环三萜皂苷(例如人参皂苷);槲皮素是黄酮类的一种,其以剂量依赖型方式促进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细胞连接的紧密能力,保持皮肤屏障完整并调节水的动态平衡,防止皮肤脱水,降低皮肤的敏感性;茶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而茶多酚是典型的具有保湿功效的多酚;原花青素是一类多酚聚合物,其酚羟基有很强的亲水性,能吸收水分,维持角质层的含水量,而产生保湿效果。
3、动物来源
例如蜂蜜,其基本成分是糖、蛋白质和乳酸,可作为保湿剂;胶原蛋白、水解胶原,由氨基酸和肽组成;羊毛脂、马油,可作为封闭剂来保湿。
4、菌类/微生物来源
例如银耳多糖,具有超越透明质酸的保湿性能,有优异的成膜性;裂裥菌素,又称裂褶菌多糖,分子量约10万,可维持角质层的含水量;酵母菌/双歧杆菌发酵得来的滤液/溶胞物,都有一定的保湿效果。
天然保湿剂的种类很丰富,如植物来源、动物来源、菌类来源、微生物来源等。随着人们对化妆品使用安全性的重视,天然来源的化妆品保湿剂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责任编辑:辛悦然)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