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科技+益生菌=健康新解

  • 作者:魏世平
  • 来源:北京青年报
  • 2019-05-29

  最近几年,“益生菌”常常出现在一些食品的包装上,很多人也逐渐开始了解益生菌对健康的好处。上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浙江省食品学会、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十四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业内的有关专家汇聚浙江杭州,就 “科技创新对接健康需求”的主题展开讨论。

  

  9种益生菌与7种益生元

  

  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近年来,益生菌行业在标准法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尤其在益生菌保健食品的法规建设上,国家监管机构明确了益生菌保健食品的定位,积极推进注册与备案双轨制建设。

  

  近期公开征求意见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征求意见稿)》受到各方关注,新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益生菌定义,并将益生菌安全性与功效性审查聚焦于菌株,逐渐与国际接轨。同时,随着备受关注的9种益生菌与7种益生元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研究的范畴,国家有关部门正在以坚实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努力实现益生菌保健食品的标准化管理。

  

  本次大会以益生菌的安全性作为大会的一项重要议题,是为了保护中国益生菌行业健康发展,筑牢安全根基。2018年国家卫健委正式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菌种安全性评价程序》列入年度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以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目前,该项工作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参与下已经启动推进并引发行业的高度关注。

  

  研究证实肠道中的营养因子

  

  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发挥益生功能

  

  益生菌、肠道菌群与宿主健康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科技界研究的热点。会上,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李明定教授就“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做主旨发言,他指出益生菌在肠道的定植性、促进肠道的有益菌、保护肠道屏障等方面发挥了有益的作用。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使益生菌发挥功效作用的机制及通路更加明晰,整个研究链上的科学问题正在同步破解,人体的生态系统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将有更清晰的解读。

  

  与会的专家也表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膳食是影响肠道菌群的重要因素,其中营养因子如益生元、植物化学物、微量元素等,已经通过研究证实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发挥益生功能的。

  

  菌种益生功能的不断挖掘,离不开成熟、准确、高通量的功能评价模型。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高仿真动态智能人体消化模拟体系等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融入,为益生菌新功效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维度和途径。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沈通一从临床的角度探讨了“便秘微生态治疗的新思考”。他说,便秘本身危害并不大,但往往会诱发心脑血管等很多疾病,而研究发现粪便硬度和肠道菌群丰度有关。如何将临床参数评估和肠道菌群研究手段相结合,使标准化的临床研究数据为防病治病助力,将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新焦点。

  

  国外菌株对两类人群展开研究

  

  国内新菌株亮相

  

  养乐多本社中央研究所酒井隆史介绍了“干酪乳杆菌代田株(以下简称LcS)对健康管理的新挑战”最新两项研究结果,一是在发现持续饮用含有LcS发酵乳16周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细菌数量显着减少,这也意味着摄入LcS可以减少与糖尿病有关的细菌易位发生。二是对长期处于太空免疫力系统被抑制的宇航员服用LcS胶囊的研究。目前,也是世界上第一例针对宇航员的益生菌干预研究工作,在未来LcS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对机组成员免疫系统抑制的措施。

  

  益生菌的多元化和菌株的本土化一直是我国必须解决的产业发展瓶颈。乳双歧杆菌BL-99是我国自主发现的一个新的菌株,伊利集团自主知识产权菌株,在会上第一次亮相。这株菌株来自中国的婴儿肠道,通过耐受肠道环境检测,生存非常稳定,属于食品可用菌株,有调节肠道菌群、抗肠炎作用,对骨质疏松患者也有帮助。(文/魏世平)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