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儿童雾化器的选择与使用

  • 作者: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22-10-14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的常见疾病。雾化吸入疗法是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给药方法,可利用雾化器将药物转变为微小的气雾微粒,经过口、鼻吸入呼吸道及肺部。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人群广泛,包括婴幼儿重症患者。


  雾化器的分类


  按照使用场景不同,雾化器可分为医用和家用两种。其中,医用雾化器结构更加复杂、性能要求更高、适应症更加广泛;家用雾化器相对更加小巧,便于携带,功能相对简单。


  按照雾化原理不同,雾化器可分为喷射雾化器(又称为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和振动筛孔雾化器三种。其中,喷射雾化器通过压缩气体使其高速运动,在通过狭小开口时突然减压,使局部产生负压,同时利用虹吸作用将药液排出,药液遭遇高压气流时会被冲撞裂解成药雾颗粒,并随气流输出;超声雾化器通过超声波使药液发生剧烈振动,形成细小气溶胶颗粒来进行雾化;振动筛孔雾化器利用压电陶瓷片的高频振动,使药液穿过细小的筛孔,从而产生气雾微粒。


  临床上,喷射雾化器(如氧气驱动雾化器)较为常用。患者在利用该类雾化器吸入药物的同时,还可以吸入氧气,从而有效缓解缺氧症状。


  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雾化器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消费者应在正规渠道选择和购买雾化器。购买时应注意查看雾化器产品的中文标签上是否明确标注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信息。


  有效雾化颗粒直径是一项重要的雾化器选购指标,即能够沉积于气道和肺部的具有治疗价值的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0um范围内,以3-5um为佳。其中,粒径为5-10um的雾化颗粒主要沉积于口咽部,粒径为3-5um的雾化颗粒主要沉积于肺部,粒径小于3um的雾化颗粒有50%-60%的几率沉积于肺泡。


  使用雾化器对儿童实施雾化吸入疗法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配合能力会影响雾化吸入的效果。对于3岁以下患儿,应使用面罩型雾化吸入器,该类雾化装置通常不需要患儿刻意配合治疗,在患儿处于清醒或睡眠的安静状态下即可完成雾化治疗;对于较年长的患儿,可使用含嘴型雾化器或成人专用雾化器。具体而言,儿童雾化治疗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接受雾化治疗前,年长儿童和婴幼儿应分别在治疗前1小时和0.5小时内不再进食;面部不要涂抹油性面膏,以免药物污染面部皮肤;漱口,尽量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食物残渣。


  医生或家长应帮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坐位,使雾化器与水平面保持垂直,以起到更好的喷雾效果,同时避免药液洒出;教会患儿正确的吸入方法,做深吸气,使药液充分达到支气管和肺部;吸入药物的浓度不易过大,吸入速度应由慢到快,雾化量应由小到大,使患儿逐渐适应;避免药物进入眼睛;若患儿咳嗽剧烈,可暂停雾化吸入,待咳嗽症状缓解后再进行雾化吸入。此外,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可能会对患儿的鼻咽和胃肠道产生刺激性,一旦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和呃逆等症状,可采用间歇雾化吸入方法或直接停止雾化吸入治疗。


  采用面罩型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治疗后,应清洗患儿面部,避免残留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若患儿痰液过多,可在雾化治疗后对其拍背协助排痰。


  此外,为预防交叉感染,应注意对雾化器进行消毒,并做到专人专用。使用雾化器前后应清洗双手;使用后应对雾化器的储药池、面罩等彻底清洗,晾干后妥善存放。


  (山东省药监局供稿)


(责任编辑:谯英固)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