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深入挖掘精华精髓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浅议大健康背景下甘肃中医药文化的发掘与传播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独有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绚丽的瑰宝,发掘和传播甘肃中医药文化将对大健康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岐黄文化为核心
甘肃中医药文化是以岐黄文化为核心,以敦煌医学和皇甫谧针灸理论为重要支撑,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不仅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甘肃庆阳,是中医鼻祖岐伯的诞生地,岐黄文化的发祥地。岐黄文化的核心是医道,即以人为核心,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调理阴阳,防治疾病。《黄帝内经》是岐黄文化的标志性典籍,其核心是生命大道,精华是中医药文化。千百年来,人们践行和传播《黄帝内经》康养理念,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养生习俗,推动了岐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岐黄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至今仍然熠熠生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近年来,甘肃省深入开展岐黄文化的研究工作,全力推动岐黄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积极挖掘中医传统治疗技术,加强中医药实践;支持中药新药开发,促进全民健康。
以敦煌医学和皇甫谧针灸理论为重要支撑
敦煌医学融合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医疗智慧,是对敦煌莫高窟遗书、经卷、壁画里的医药文献资源进行整理研究的一门学科,是敦煌学、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敦煌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防治方面,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的防治方法,以及针灸、方剂、推拿、气功等治疗技术。当前,敦煌医学的研究成果已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敦煌医学研究和应用的逐渐深入,其在疾病防治、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也逐渐显现。敦煌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对于人们理解古代医学,尤其是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皇甫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针灸鼻祖,其主要研究成果为《针灸甲乙经》。该书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古代针灸资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价值重大的针灸学专著,被誉为我国针灸学的奠基之作。此外,皇甫谧通过亲身试针、撰集,在针灸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其针灸术是采用不同针具或非针具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促使气血调和、经络通畅,达到祛邪扶正、防治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近年来,甘肃省灵台县以皇甫谧针灸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中医康养产业,在艾草种植加工、康养产品研发、针灸技术传承、皇甫谧针灸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有效提升了皇甫谧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入发掘和传播甘肃中医药文化
近年来,甘肃省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进一步发掘和传播甘肃中医药文化,还需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加大中医药文化传播力度 甘肃中医药文化,尤其是岐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品牌。近年来,甘肃着力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打造岐黄文化品牌。岐伯故里甘肃省庆阳市在建立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岐黄名医馆、岐黄养生馆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岐黄文化。例如,编排大型陇剧《医祖岐伯》;组建陇东学院全日制本科类二级学院——岐伯医学院;编辑出版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课本;组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等。笔者认为,还需对传播岐黄文化进行进一步规划和部署,真正使预防疾病和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其成为民众维护健康的自觉行动。比如,设立“岐黄工程”,系统发掘和传播中医药文化;设立“甘肃中医药文化节”,定期开展活动。
积极挖掘整理中医药经典验方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积极推动古代经典名方的创新发展,助力中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2021年8月,甘肃省药监局发布《关于印发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促进经典名方向新药转化,鼓励省内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深入挖掘本土中医药资源,加强典籍研究利用,鼓励医疗机构制剂变成药、成药变名药,支持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注册生产,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向新药转化;加快培育特色中药大品种,加强本省特色优势品种的重点培育,推动独一味胶囊、元胡止痛滴丸、当归腹痛宁滴丸、宣肺止嗽合剂、苁蓉通便口服液、贞芪扶正系列产品等优势特色中成药二次开发。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上,还可加大对敦煌医学的研究和发掘,积极收集民间经典验方,组织临床验证,进一步促进中药新药上市。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甘肃部署多项人才支持项目,加快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计划到2025年,培育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10名、岐黄学者10名;积极组织开展名中医评选工作,全省名中医达到300名,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家、省、市、县级名中医梯队。笔者建议以皇甫谧等医祖先贤为榜样,建立师承制度,鼓励拜师、自学。增加中医药领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名额,设立突出贡献奖,支持中医药人才成长。
进一步提高中药材质量 药材好、药才好,好的药材是中医药产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近两年,甘肃提出开展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中药材种业质量,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传承创新中药材炮制技术,构建中成药综合评价体系。笔者建议扩大GAP种植基地建设,对达标的基地进行奖励;建立道地药材品牌名录,实时发布道地药材指导价格,夯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基础。此外,甘肃作为“千年药乡”,要打造“陇药”文化新理念,继续坚持在“药都”陇西举办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
列项考核中医药大健康产业 近年来,中药工业快速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建议对其进行分项统计分析、分类指导,奖励先进,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大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作者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上海纽约大学)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