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中医治疗“八法”简介

  • 作者:韩德承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24-08-29

中医治法是根据病机拟定的治疗方法,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清代名医程钟龄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八纲辨证,把治法分为“八法”,分别是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补法、清法和消法。


汗法 是开泄肌腠、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此法适用于一般外感初期。对于表证,先辨其寒热,如属寒证,采用辛温发汗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紫苏、荆芥等;如属热证,采用辛凉发汗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对于里证,则采用滋阴发汗或助阳发汗之法。滋阴发汗用麦冬、石斛等,既能养阴生津,又能协助发汗;助阳发汗用附子、肉桂等,既能温阳散寒、助阳化气,又能协助发汗以解表邪。需要注意的是,凡发汗解表之药,多为轻扬辛散药物组成,故只宜微沸,不宜久煎,以防药力挥发,降低疗效。服药后要避风寒,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吐法 是通过引起呕吐从而祛除病邪的一种治法。常用的催吐中药有瓜蒂、胆矾、常山、皂荚等,多用于病情严重迫急,必须迅速吐出之实证。此法使用得当则速效,使用不当则戕胃阴、损元气,故需慎用。


下法 是攻逐体内积滞、通泄大便的一种治法,主要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在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等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该治法常用的中药有大黄、番泻叶、芒硝、枳实等。需要注意的是,下法作用峻猛,易伤正气,应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在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和法 是指一方面祛邪,一方面扶正,达到祛邪而不伤正的一种和解治法,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平衡协调的治疗思想。和法能使失和的病理变化恢复协调,达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目的。该治法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枳壳等。根据病情的不同,还可能使用甘草、半夏、黄芩等,以调和脾胃、清热燥湿、化痰止咳。需要注意的是,凡病邪在表未入少阳者、邪已入里之实证,以及虚寒证等应禁用此法。


温法 是指祛除寒邪和补益阳气的一种治法,以治疗寒证为主要目标,回阳救逆、温散寒邪,从而达到补益阳气而祛邪疗疾的目的。该治法常用的中药有当归、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等。当归补血活血、温经散寒,故在治疗血虚血瘀以及寒凝经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根据具体病情,还可能使用黄芪、白术等益气健脾;或使用熟地黄、枸杞子等滋阴养血,防止温燥伤阴。


补法 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津精亏损,或补益五脏虚损的一种治法。补法可以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所使用的中药也有所不同。例如,补气法主要用于治疗气虚病证,如倦怠乏力、呼吸短促、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常用中药有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等,这些药物能够益气固表。补血法适用于血虚病证,如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无华、脉细数或细涩等,代表药物包括地黄、当归、白芍、龙眼肉等,这些中药能够养血安神、滋润脏腑。补阴法用于治疗阴虚病证,如口干咽燥、虚烦不眠、便秘、骨蒸潮热、盗汗等,常用药物有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龟板、知母等,这些药物能够滋阴润燥、平衡阴阳。补阳法适用于阳虚病证,如畏寒肢冷、冷汗虚喘、腰膝酸软、泄泻水肿等,常用药物有鹿茸、淫羊藿、肉苁蓉、巴戟天等,这些药物能够温阳散寒、强壮腰膝。


清法 又称清热法,是治疗五脏热证的一种方法,旨在清除体内的热邪,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针对五脏热证,中药的选择会根据脏腑的具体情况和病变性质来决定。常用的药物有清心热的黄连、莲子心等,清肺热的黄芩、石膏等,清肝热的龙胆草、夏枯草等,清脾胃热的黄连、栀子等,以及清肾热的知母、黄柏等。需要注意的是,热证清热,必须恰到好处,寒而勿凝。寒凉太过,将会克伐阳气;病重药轻,又有药不胜病之虞。只有辨明虚实,恰当用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消法 即通过消导和散结使积聚之实邪逐渐消散的方法,主要包括消癥和消积两个方面。消癥主要针对癥瘕积聚的病证,这类病证通常病程较长,病情复杂,需要采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比如三棱、莪术、穿山甲、皂角刺等。消积主要用于治疗饮食不节、脾胃不运导致的饮食停滞之证,这类病证通常表现为胸脘痞闷、嗳腐吞酸、腹胀或泄泻等症状,常用的中药有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等。需要注意的是,消法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