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医药国际合作赋能创新药出海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出,医药工业发展要坚持开放合作,充分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大力开拓全球市场,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从临床研发、审评审批、临床应用与支付、进出口、投融资等多个环节出台创新药支持政策。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新近发布的创新药支持政策,均十分重视国际合作的开展,在外企投资、贸易便利化、注册认证、学术和商业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其中,上海更是制定了《上海市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行动方案(2024—2027年)》,指出要支持更多上海本土创新药械产品走向全球,推动立体式出海,鼓励组团出海、借船出海和自主出海。
可以看出,深入推进医药国际合作是全链条创新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创新药实现新发展离不开医药国际合作的高质量开展。
由内向医药生产国向医药国际合作国转变
当前,中国是全球医药贸易投资大国,也是全球医药产品主要供应国,已经实现了由内向医药生产国向医药国际合作国的转变。创新药在这一历史性转变进程中,不仅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中国创新药水平整体实现了跨越发展
中国创新药研发已从“泛泛创新”逐渐进入到“精选优质创新”时代。
从数量看,知名咨询公司Informa发布的《2024年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回顾》显示,目前中国创新药管线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在研创新药管线数量在全球的占比约为50%,中国则增至约30%。根据《自然评论药物发现》(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发布的数据,中国在研药物中“First-in-class”(FIC)产品从2021年的418个增至2024年的836个,增长率100%;“Fast-follow”(FF)产品从2021年的473个增至2024年的1053个,增长率123%,均高于“Me-too”在研产品95%的增长率。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中国药企开展注册临床试验数量约为270个,已经超过美国的222个。
从企业看,知名咨询机构Citeline近期发布的《2024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回顾白皮书》显示,4家中国创新药企的管线数量排名进入全球前25名。其中,恒瑞医药的原创药物管线占比最高,位列全球第8位,是中国首个进入全球前十的医药企业,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则分居第15位、第17位和第24位。
从治疗领域看,研发管线靶点前移,更多涉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靶点研发,聚焦于肿瘤、心血管、免疫等疾病领域,并在细胞疗法、基因疗法、双抗/多抗、抗体偶联药物(ADC)、PROTAC 和核酸药物等下一代药物方面均有布局。
闯关主流国际市场取得突破
成功获得全球最具代表性药品审批机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是中国创新药出海路上重要的里程碑。2019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成为我国首个成功闯关FDA的产品。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8款创新药获FDA批准上市,其中2023年共有4款创新药获批,分别来自绿叶制药、君实生物、和黄医药和亿帆医药。此外,截至2024年上半年,共计有23个中国药企研发的新药被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
License-out交易再创新高
2023年被誉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元年”。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我国研发的创新药“Licence-out”交易达75项,总交易金额390亿美元,分别是2019年交易数量的15倍、总交易金额的56倍,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就包括恒瑞医药与德国默克公司就其自主研发的PARP1抑制剂HRS-1167达成独家许可协议,以及授予默克ADC药物SHR-A1904的独家选择权,恒瑞从协议中将获得1.6亿欧元的首付款、高达9000万欧元的技术转移费和行权费,以及研发里程碑付款、销售里程碑付款。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1月—8月,创新药出海项目累计已达59个,交易已披露的首付款金额接近15亿美元,同比增长35%;潜在总金额228亿美元,同比增长88%,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海外市场销售斩获佳绩
中国创新药成功出海,取得了远超国内市场的销售业绩。例如,传奇生物的CAR-T细胞疗法西达基奥仑赛(Carvykti)在美国,欧盟等地上市后,2023年销售额达5.12亿美元,预计2024年销售额将达到11.55亿美元,2029年有望接近70亿美元;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销售价格为每瓶8892.03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 63605元/瓶,远高于同规格产品的国内医保售价;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美国销售额也超过了中国市场,2023年实现销售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20%,美国市场成为百济神州收入最高的市场。
创新研发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恒瑞等十几家国内头部创新医药企业均在美国设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从而能更加充分利用美国配套设施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医药市场规模庞大,以及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快等优势,逐渐形成中国和美国并重的“双核”发展格局。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研发与国际先进水平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
创新药出海路径逐渐清晰
一是借船出海。即通过将药物的研发、生产或销售许可授权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和渠道实现药物的海外推广,这是目前国产创新药企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是自主出海。即企业自己组建团队,进行海外市场的开拓,包括临床研究、注册申报、生产销售等环节。
三是联合出海。即与海外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药物的研发、临床研究、注册和推广等工作。
四是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即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试验,以获得更广泛的临床数据,支持药物在海外的注册和审批。
挑战日趋严峻复杂 呼唤更多顶层设计政策支持
药企“出海”,不仅能够扩大市场范围,还能通过国际合作和竞争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然而,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创新药出海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
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在医药产品及设备方面拥有专利技术优势,不少高精尖药械产品为其所垄断。例如,2023年美国FDA批准的55款新药中,有32款为美国药企申报,中国药企取得近年最好成绩,但仅有4款。
国际话语权不足
一方面,主流医药产品标准仍由美欧日主导,特别是美国FDA作为全球医药产品监管的标杆,成为中国医药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的“磨刀石”和“试金石”。另一方面,中国在相关主流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会(Global Fund),国际药品监管机构联盟(ICMRA),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等。
缺乏对国际医药市场的塑造力
除了上文提到的对国际医药产品法规标准的制定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外,还集中表现在顶尖科学家的人才培养落后、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市场前沿技术和产品创新不足、企业规模偏小及国际合作能力薄弱,以及部分高端设备和器材、特精尖原料研发、生产存在“卡脖子”问题等方面,离塑造乃至引领国际医药市场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地缘政治外溢影响日趋复杂
比如,美国《生物安全法案》已获众议院投票通过,距离落地生效又进一步,对部分头部生物医药企业的不公正待遇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给中国药企在美开展业务增添了更多变数。由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欧盟共同组建的“生物制药联盟”,地缘政治色彩浓厚。
此外,作为俄语区主要市场的俄罗斯,十分欢迎中国创新药与其开展深度合作,但受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潜在影响,不少中国药企对俄业务开展受阻。
缺少政策顶层设计支持
综合已公布相关政策看,支持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有关政策仍然欠缺顶层设计,现有政策更多集中在通过资金奖励的方式鼓励企业开展国际注册等方面的合作,在政策力度、广度、精度、匹配度以及可操性方面,距离更好地支持中国创新药出海实际需求仍有差距。
推进高质量国际合作 为创新药出海保驾护航
作为中国医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药出海是近些年的热点和亮点,面对上述严峻挑战,须多策并举,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精细化和可落地的支持,深入推进医药国际合作高质量开展,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实现新发展强基、托底、保驾和护航。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政策支持更加精准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医药合作在对外经贸合作中的权重,尤其是加大对开展创新药对外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是重视对外援助在标准协调、市场准入、品牌推广、项目实施方面的独特作用,打造产业与援外融合发展的闭环,发挥创新药在市场准入方面的“破门”作用。
三是发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台支持医药国际合作方面政策的示范作用,为后续政策完善积累经验。
四是学习美欧等发达国家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各地医药产业布局的引导,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内卷”现象。
加强机制建设
一方面,医药国际合作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创新药出海更是牵扯到外交、商务、工信、卫生、药监、海关、援外等多部门。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为创新药出海遇到的难点和痛点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目前在双边经贸合作机制下,已建立了中国-英国、中国-丹麦、中国-意大利、中国-印度等医药工作组;此外,还先后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公众健康产业联盟、中国-中亚健康产业联盟等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建议更加重视发挥上述多双边合作机制在政策协调、融资配套、信息共享、人员交流、展览会议、项目落地等方面的内引外联作用,为医药国际合作开展提供更多服务。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创新药研发具有“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其间可能面临临床试验失败、审批不通过等多种不确定性。例如,复旦大学药学院和美国Tufts药物研发中心的学者分析了Clinical Trials.gov网站上2007—2023年期间中国创新药物在美国进行临床研发的数据,结果显示,在177家中国药企开发的350个创新药物中,从Ⅰ期临床试验走到FDA批准的成功率仅1.7%,药物研发“双十定律”有朝着“双二十定律”演化的趋势。
此外,自2023年底以来,已有4家中国创新药企被跨国企业收购。据观察,不少企业在卖出药物权益,甚至直接卖出公司。此类现象除正常的商业行为外,与IPO收紧、一级市场投资趋于保守,特别是创新药“烧钱”等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可考虑通过设立创新药出海发展基金等方式,吸引国内外各方资金,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提供助力。
重视人才培养
一是培养懂外语、知行业、会外交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医药国际合作软实力建设奠定更加厚实的人才基础。二是加大熟悉国内外医药行业、医药产品、市场发展、企业运营管理、产品法规等方面的BD(商务拓展)人才培养力度。三是打通人才在政界、产业界、学术界之间的“旋转门”,为医药国际合作开展提供复合型人才。
提升企业国际合作能力
企业应结合自身综合实力,制定更加长远稳妥的适合自己的国际合作战略;结合区域市场整体情况,充分考虑区域内各国具体情况,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做好区域布局;紧盯国际医药行业前沿发展动态,结合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情况,踏实走好从跟随模仿到创新引领之路;重视当地合作伙伴的重要性,多从对方角度考虑双嬴结果,特别是要与当地有关机制和平台相协同,争取有利政策条件。同时,重点培养BD等复合型人才,重视组建海外本土化的营销队伍等。
打造创新药出海合作典范
欧美等主流国际医药市场在具备研发创新环境好、市场认可度高、支付能力强等优势的同时,对中国创新药企业也存在着竞争更加激烈、进入门槛日渐提高、准入壁垒逐步增多等挑战。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与中方合作机制健全多样,拥有较多的未被满足临床需求,研发和生产成本较低,支付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日渐提高,和中方开展创新药合作未来大有可为。为此,综合合作基础、市场潜力、支付能力、病患需求等多重因素,相关部门可选取东盟或拉美等合作基础较好的区域,把创新药出海纳入到整体经贸合作框架下,在政策支持、资金配套、监管准入、项目落地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打造一个创新药出海中外合作的典型范例,发挥示范效应。
采取灵活的出海策略
本土药企应继续立足国内市场,深耕满足国内需求的“Me-too”类创新药,做到领先上市或替代进口,成为国产领先,为出海打下坚实基础。面对新兴市场,可采取“平价创新药”为主的策略,提升国外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面向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市场,产品应立足“同类首个”和“同类最优”,实现产品商业价值最大化。此外,除采用较为常见的自建商业团队、Licese-out、投资并购等方式外,药企还可采取新的出海策略,如恒瑞医药通过组合交易获取Hercules公司股权,不仅降低了相关风险,也实现了出海模式新的尝试。
(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王茂春)
(责任编辑:陆悦)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