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新春走基层”践行“四力”心得体会|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春风吹拂在基层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2025年是我第一次参加“新春走基层”活动,也是我作为一名刚入职半年的记者参与的第一个重大报道活动。
对于我这样的新手记者而言,“新春走基层”活动是一次挑战,从确立选题到“走”基层再到最后的成稿,每一步都是全新的、未知的。再回首,才发觉“情到深处”是我选择的勇气、突破的动力,也是最终收获的宝贵果实。
2024年12月,我听闻报社每年都有“新春走基层”活动,选题的雏形早早在心中勾勒,在接到正式的活动通知后,我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报名参与。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是夏枯草的道地产区,确山西部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夏枯草。这样不起眼的小草,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我想借“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契机,认真探寻夏枯草如何托起了家乡农民的新生活。
1月22日,近乡情更怯,在返乡的火车上,我设想了很多种的采访提纲和场景,生怕由于自己的木讷与不娴熟采访不到足够的素材,又担心自己写作水平有限无法准确表达,一个个问号充斥在脑海,想将小草承载感情写好的执着化成了我的坐立难安。
在前期的联系中,我婉拒了当地的安排,希望直入主题,把时间给基层、给采访对象,独自到农民身边走一走、看一看。
走基层的第一站,我来到了药田,到田间地头认识一下这种神奇的小草。在田边和药农拉家常时,我了解到这种中药材种植起来并不轻松,但由于是身家所系,药农们细心呵护着自家小草。
接下来,经过当地人的指引,我到了一位从夏枯草种植向夏枯草流通成功转型代表——确山县石滚河镇石滚河村村民李小学的家。大约20年前,李小学在石滚河镇大沙河的桥头竖起了第一块收夏枯草的牌子。而现在,他也带着村里更多人走上了夏枯草流通的道路。
最后一站,我到了两家当地体量较大的夏枯草流通企业,实地参观了夏枯草存储仓库,并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夏枯草的交易情况。
确山县天源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宏热情洋溢地给我计算他的药厂能够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让街坊邻里一边有钱赚,一边不耽误做饭接孩子。河南天弘绿源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胜利则是鼓励乡亲们一起做流通,他的公司不仅收散户的货,也收个体经营户的货。
这两位企业负责人通过不同的事例均向我传达出“有钱一起赚、有事儿帮一帮”的价值观。也是在这样的生态之下,确山县形成集聚效应,湖北、安徽等地的夏枯草也要拉到确山交易。
回程的车窗外闪过一片片夏枯草药田,我思绪万千。
此前,我对确山夏枯草的认识停留在对身边人、身边事的片面感知以及网上可以检索到的数据,还停留在感性认知。而这次走基层,是我以记者的身份对当地中药材种植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全面审视,我看到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给包含夏枯草在内的中药材种植带来的市场机遇,也看到在发展过程中,确山当地由上至下全流程的产业链生态构建。
确山能够以夏枯草为支撑,在全国小有名气,是李小学们、陈胜利们以及地方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中药材种植的“蛋糕”才越做越大,每一位做“蛋糕”的人才能分得更大的“蛋糕”。
在完成采访不到3天的时间里,我完成《小草托起新生活》一文的撰写,将夏枯草种植给确山农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尽可能地讲清楚。该篇稿件也获得河南省药监局第九分局、确山县政府领导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认可。但是在采访结束后,我也对家乡夏枯草产业未来发展心存忧虑。未来确山夏枯草等中药材种植到底该如何发展,值得我长期关注。
走基层,是投身到一线,与老百姓对话,和亲历者共鸣,这种采访远比在办公室看资料、打电话来得真实、震撼。在此次采访中,我所收获的,不单单是完成一篇稿件的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对记者这个职业、对未来的思考。在群众中,才能扎扎实实看到老百姓生活的改变,才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反问自己,新闻报道到底写给谁?为了谁?到基层去,才能深切感受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抽丝剥茧的采访中发现制约发展的痛点以及局限。
我将把这次新春走基层的“情”延续在今后更长远的工作之中,观察社会之所变,书写人民之所盼。(张一)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