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副教授Yu-chi Liu:抗炎治疗,打破干眼症恶性循环

  • 作者:张一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25-05-19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干眼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近期召开的第四届守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会议上,来自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的副教授Yu-chi Liu如是说。Yu-chi Liu表示:“医生和患者都要认识到,干眼症是一种慢性、需要系统管理的疾病。患者应当在出现干眼症状的早期阶段及时治疗,打破干眼症的恶性循环,保护患者的视力健康。”这一观点得到参会眼科专家的广泛关注。会上,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围绕干眼症的防治展开深入讨论。


  科学认识 干眼症不只是“眼睛缺水”


  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Tear Film and Ocular Surface Association,TFOS)于2017年发布的干眼专家共识Ⅱ(dry eye workshop Ⅱ,DEWSⅡ)指出干眼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其典型特点是泪膜稳态的丧失。泪膜不稳定、眼表炎症和神经感觉异常等在干眼症的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


图为Yu-chi Liu在第四届守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会议上发言。

图为Yu-chi Liu在第四届守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会议上发言。


  据Yu-chi Liu介绍,干眼症发生后,患者泪液减少使眼表的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眼表损伤,严重情况下诱发神经病变,神经病变会进一步加剧患者泪液减少,从而陷入干眼症的恶性循环。


  “早发现、早治疗,打破干眼症的恶性循环是关键。”Yu-chi Liu强调。她指出,目前大多数患者对干眼症的认识还停留在“干眼症只是眼睛缺水”上,并没有认识到“干眼症是炎症疾病、需要精准抗炎”。


  在出现眼部不适时,不少患者自行选择使用人工泪液进行缓解;一旦患者到医院治疗,干眼症往往发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但这一过程,实际上已经贻误了阻断干眼症恶性循环的最佳时机。


  “眼睛干、酸涩、异物感、怕光、怕风等都是干眼症早期常见的症状。”Yu-chi Liu说,患者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要警觉起来,并及时向医生寻求帮助。


  哪些人群要对干眼症状提高警惕呢?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年龄、性别、种族等都是干眼症的风险因素。


  Yu-chi Liu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理状态下,泪腺分泌功能衰退,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的症状。这也是老年人干眼症高发的原因。”


  干眼专家共识Ⅱ中的流行病学报告(The Ocular Surface 15(2017)334-365)还显示,女性干眼症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数值约为男性的1.33~1.74倍。Yu-chi Liu解释:“该差异主要受不同性别荷尔蒙的影响,更年期妇女干眼症的患病率更高。”


  据统计,干眼症在全球的患病率为5%-50%,亚洲占多数,区域差异明显。“一旦年龄和性别等危险因素被控制,亚裔血统被认为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亚裔人群的患病率是白种人的1.5~2.2倍。”Yu-chi Liu表示。


  此外,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做过屈光手术等也是导致干眼症的关键危险因素。Yu-chi Liu建议,风险因素叠加的人群要关注眼睛是否出现干眼症状,并及时治疗。


  精准抗炎 打破干眼症的恶性循环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炎症是干眼症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早在2017年,抗炎治疗便作为一个独立章节,被写入了干眼专家共识Ⅱ中的干眼症管理与治疗报告(The Ocular Surface 15(2017)575-628)之中。


  “慢性亚临床炎症阶段是指还没有进展成为慢性或是导致功能性丧失的时期。在干眼症的这一阶段,制定系统性的治疗方案是打破干眼症恶性循环的最佳手段。”Yu-chi Liu介绍,临床上,通常使用免疫制剂,如0.05%环孢素滴眼液作为干眼症的抗炎治疗药物。


  据悉,新加坡临床应用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已有8年之久,在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0.05%环孢素滴眼液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


  在我国,首款用于治疗干眼的国产0.05%环孢素眼用制剂于2020年获批上市,并于2021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Yu-chi Liu表示,在实际临床中,她常常将0.05%环孢素滴眼液用于早期干眼症患者或是高风险因素人群的抗炎治疗之中。比如准备进行屈光手术的患者,特别是术前已经看到角膜染色或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患者,术后会有50%-90%的概率患上干眼症,她通常建议这类患者在术前3-6个月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阻断干眼症的疾病进程。在她看来,不论是患者的主观感受还是客观指标,其效果都比较令人满意。


  2016年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Clinical Ophthalmology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收集了40例干眼症临床病例,比较了用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轻度干眼症的疗效。研究发现,给予轻度干眼症患者环孢素滴眼液治疗,患者主诉的干眼症状可以降低50%,且角膜染色情况获得显著性改善。


  在此次会议上,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刘祖国教授介绍了其团队牵头开展的中国0.05%环孢素滴眼液(Ⅱ)Ⅳ期临床研究的相关内容,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在用药2周后随访,干眼症状即得到了有效改善,第24周时54.2%患者干眼严重程度发生逆转。


  Yu-chi Liu介绍,许多患者在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3个月左右时,主观感受干眼症状减轻,便自行停药或减量,但在停药1-2个月后通常复发。


  Yu-chi Liu指出,由于药物作用机制的特点,0.05%环孢素滴眼液起效有一定周期,通常在用药后3周到3个月效果会显现,用药疗程一般至少需要使用6个月,足够的用药疗程是良好疗效的保障。她建议,医生要与患者充分沟通,要让患者知道干眼症是一种炎症疾病,需要长期抗炎控制。(张一)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