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甘肃加速推进中药材GAP示范建设 打造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样板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盛夏时节,陇原大地药香浓郁。在定西市渭源县万亩黄芪GAP种植基地,药农们正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田间管理。“采用‘六统一’可追溯模式后,药材品质显著提升了,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基地负责人王建军欣喜地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甘肃省已有33家企业、20.67万亩基地通过GAP符合性检查,基地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成果得益于甘肃省药监局近年来以GAP监督实施示范建设为抓手,推动中药材产业从传统种植向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转型的创新实践。
科技赋能 构建质量管控体系
在陇西县首阳镇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无人机遥感监测、物联网传感器等智慧农业技术已全面应用,可实时监测土壤、光照强度等18项指标。
为着力打造药源基地,甘肃省药监局坚持将建设良田、培育良种作为推进中药材GAP示范建设基础长远工程来抓,推进中药材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突出关键环节,聚焦风险防范,推动建立贯穿中药材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指导渭源、岷县等地统一采购农药、化肥、地膜等农业投入品,向中药材种植企业及合作社免费发放;组建“企业+合作社+乡镇干部+村干部+农户”管理团队,建立覆盖基地选址、田间管理、投入品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贮存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政策协同 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针对GAP药材难以形成优势定价机制的难点痛点问题,甘肃省药监局指导已通过GAP符合性检查的企业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在药品包装上标示“药材符合GAP要求”,加快形成中药材“优质优先”机制,将符合GAP药材的药品优先纳入集釆,对使用GAP基地药材和在饮片包装进行GAP标示的分别给予4分和3分加分,充分激发企业优质药材供给积极性,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甘肃省药监局还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等3部门联合开展符合性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申报企业39家,配合河北、天津、四川等兄弟省份到甘肃省开展中药材GAP延伸检查4次,发布符合性检查结果公告3期,有力促进了中药材GAP基地规范化建设。
标准引领 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政府主抓、部门联动、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是甘肃省药监局始终坚持构建的示范建设协调推进机制。为进一步规范中药质量控制,组织编印甘肃省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指南,抽调省级中药材GAP专家带领GAP检查员对口帮扶31家企业;组织举办道地中药材质量控制培训会,组织140余名企业检测人员开展实操演练,全面提升中药材质量控制水平。
甘肃省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实施以“培育品种、提升品质、发展产品、树立品牌”为主要内容的“药头品尾”工程,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一手依靠政府部门强力推动示范建设任务落细落实,一手以延伸检查为手段督促企业实施,加速加力推进中药材监督示范建设,努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力量。(丁怡媛)
(责任编辑:赵红)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