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系列谈 | 强化改革创新 放大政策红利 助力化妆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化妆品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的需求的消费品,其安全性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化妆品监管和产业发展实际,锚定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从加大产业创新支持力度、提升注册备案管理效能、完善生产经营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技术支撑、推动与国际接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全方位的化妆品改革发展思路,打通了一系列堵点、难点,是由“十四五”迈向“十五五”、从“制妆大国”向“制妆强国”跨越的宣言书。山东作为化妆品产业大省和消费大省,将把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品质鲁妆”目标,实施安全监管、安全用妆“双安工程”,创新监管方式,赋能产业发展,持续擦亮“美妆山东”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塑造化妆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着力在创新引领上下功夫
《意见》提出了“对申报新功效化妆品即报即审”“鼓励化妆品新品在中国首发”“创新化妆品电子标签管理”“创新个性化服务方式”等具体措施要求,为进一步优化创新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这要求我们要将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创新常态化咨询、个性化试点、特色化发展机制,助力打造北方化妆品产业发展高地。
一是建立研发审查协同机制,设立新原料前置咨询通道,为创新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上市的全流程指导服务。全面统一备案审查“精细化”标准,持续完善化妆品在原料、配方、工艺、功效、安全性等方面的审查要点和指南体系。积极配合建立“国家局-省局”联合审评机制,承担部分特殊化妆品技术审评工作。二是放大改革政策红利,充分发挥山东作为化妆品电子标签试点、个性化服务试点政策叠加优势,制定试点方案,探索化妆品发展新路径,最大程度激活政策优势、用好政策红利。三是强化技术研发创新,支持山东省透明质酸等企业瞄准抗皱、紧致等功效领域的研发,积极开展皮肤衰老机理研究,开发适合中老年群体特点和需求的化妆品。四是联合工信、商务等部门,搭建涵盖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品牌孵化、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化妆品全产业生态链,打造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群、国际化妆品优质原料生态圈、化妆品科技创新中心。探索联合搭建“美妆山东 全球首发”平台,吸引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新品在山东首发、首展。五是加强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研究与创新,依托《山东省普通化妆品安全评估报告(完整版)撰写指南》,通过派驻式集中宣贯辅导,加快提升企业安全评估能力。
着力在完善监管体系上下功夫
《意见》提出“推动企业分级分类监管”“优化生产质量管理”“强化网络经营监管”等具体措施,这要求我们要围绕监管这个中心任务,聚力聚焦监管方式创新,强化制度体系建设,为公众安全用妆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优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山东省智慧药监一体化平台优化升级为切入点,加快健全化妆品生产经营主体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全面覆盖检查、抽检等重点环节,提升分类结果的科学性,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监管。二是启动化妆品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行动,针对全省化妆品中小企业多等特点,强化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帮扶引导,推行帮扶式检查、说理式检查,加快提升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能。加大化妆品质量安全人员职称评定政策宣贯,推动建立高素质人员队伍。三是依托国家化妆品网络经营监测平台,坚持“以网管网”,积极构建覆盖省市县局的快速转办、处置机制,充分运用检查、抽检、监测、办案等手段,综合施治、协同共治,不断提升网络经营化妆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着力在强化技术支撑上下功夫
《意见》提出“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等具体措施要求。这要求我们必须聚力聚焦技术支撑体系,从队伍建设、标准建设、智慧药监等多领域发力,加快构筑科学、权威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按照“省市共建、省管市有”模式,在成立济南、烟台、菏泽三个审评核查分中心基础上,推动青岛、淄博、临沂审评核查分中心建设,持续强化全省化妆品备案审查队伍,让企业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二是发挥国家化妆品标准委员会产品分技委秘书处作用,立足监管需求、产业需求,加快研究标准项目立项,推动化妆品产品标准建设。鼓励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特色原料资源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三是实施智慧化监管,依托山东省智慧药监一体化平台,整合注册备案、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执法办案、投诉举报等数据和信息,加快构建化妆品动态监管信用档案与风险预警模型,实现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开展备案审查“智能化”,借助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现结构化数据提取与逻辑校验,提升审查质效。(山东省药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涛)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