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常用有毒中药的临床研究-“有毒中药”的概念

  • 作者: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20-12-09

有毒中药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指一切中药或中药的偏性;狭义指进入人体后能损害机体的组织器官、扰乱或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产生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中药,实际这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古人对毒药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概念。一是一切中药均可称为毒药,明·张景岳曰:“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二是毒药即有偏性的中药,张景岳又曰:“所谓毒者,因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所以去人之邪气……”三是毒药即有一定毒性的中药,与一般的中药相区分,指有一定毒副作用的中药。


中药毒性分级


由于有毒中药及一般中药概念上的模糊,对于毒药的分级及范围,古人的认识并不精确,而且分级标准不一。


如《内经》中有毒中药的毒性分级是“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级。《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神农本草经》将中药分为有毒无毒两种;魏晋南北朝《名医别录》、唐《新修本草》将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三级;宋金元时期《日华子本草》《证类本草》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微毒”,共分为四级;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将有毒中药分为剧毒、大毒、有毒、小毒、微毒、无毒六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采用了大毒、有毒、小毒三级分类法。根据临床及实验数据,在程度上做了进一步规范。


一是根据中毒后临床表现的程度进行分级,如中毒十分严重,能引起主要脏器的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的,称为“大毒”之品。


2015年版《药典》记载大毒药物及饮片10种,分别是如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红粉、闹羊花、草乌、斑蝥。


如中毒较重,能引起重要脏器的损害,如过量可造成死亡的中药归为“有毒”之品。2015年版《药典》记载有毒药物及饮片42种,如干漆、土荆皮、山豆根、三颗针、千金子、千金子霜、制川乌、天南星、木鳖子、甘遂、仙茅、白附子、白果、朱砂、华山参、全蝎、芫花、苍耳子、两头尖、附子、苦楝皮、金钱白花蛇、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轻粉、香加皮、洋金花、狼毒、臭灵丹草、常山、商陆、硫黄、雄黄、蓖麻子、蜈蚣、罂粟壳、蕲蛇、蟾酥等。


使用不当会引起副作用,症状较轻,一般不损害脏器、不易造成死亡的中药归于“小毒”之品。2015年版《药典》记载小毒药物及饮片31种,如丁公藤、九里香、土鳖虫、川楝子、大皂角、飞扬草、小叶莲、水蛭、艾叶、北豆根、地枫皮、红大戟、两面针、吴茱萸、苦木、苦杏仁、金铁锁、草乌叶、南鹤虱、鸦胆子、重楼、急性子、蛇床子、猪牙皂、绵马贯众、绵马贯众炭、蒺藜、鹤虱、紫萁贯众、榼藤子、翼首草。


二是根据现代研究定量毒理学进行分级。将口服中药煎剂半数致死量(LD50)小于5g/kg的中药归为“大毒”;口服中药煎剂半数致死量介于5~16g/kg之间的中药归为“有毒”;口服中药煎剂半数致死量介于16~50g/kg之间的中药归为“小毒”;将口服中药煎剂半数致死量大于50g/kg的中药归为“无毒”。


三是根据中药有效量与中毒量之间的范围大小进行分级。有效量与中毒量相差越小其毒性越大,有效量与中毒量相差越大其毒性越小。如川乌、草乌、马钱子、大豆等,有效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容易中毒,属于大毒;而吴茱萸等其有效量与中毒量差距较大,属于小毒。


四是根据中毒剂量与中毒时间进行分级。使用剂量小即可中毒,且中毒发生快,为大毒;使用剂量大,中毒发生慢,为有毒;使用剂量超大,蓄积到一定程度才引起中毒为小毒。


五是根据产地、炮制即品种优劣进行分级。如道地的、产于江油的附子毒性小,川乌、草乌未经炮制是大毒之品,经过炮制后为有毒之品,炮制得当为小毒之品。


有毒中药的毒性种类


从临床毒性来源分,有毒中药的毒性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生物碱类。常用的含有这类成分的中药有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马钱子、山豆根、洋金花、莨菪子、藜芦等。如川乌中含有乌头碱,主要对中枢神经产生兴奋作用,临床为先兴奋后抑制,还可引起心肌麻痹导致死亡;马钱子含有马钱子碱,主要损害神经系统,中毒者会窒息,无力及身体抽搐。


二是毒苷类。如含有强心苷类之夹竹桃、万年青、罗布麻叶、五加皮等,可导致心脏传导紊乱,心力衰竭等。含有氰苷类的木薯、枇杷叶、桃仁、苦杏仁等,易被同存于种仁中的酶水解,苷元水解后可以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可损害中枢神经,中毒后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还可引起组织缺氧。含有皂苷类成分的中药还有天南星、白头翁、黄药子、商陆、皂角荚、川楝子等,其中天南星所含皂苷对皮肤和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黄药子的毒性可引起广泛的心脏出血。


三是毒性蛋白类。毒性蛋白主要含在种子类药物中,常见的有桐子、苍耳子、蓖麻子、巴豆、望江南子等,其中苍耳子和巴豆所含的毒性蛋白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能引起广泛的内脏出血。


四是有毒矿物类。含有砷、铅、汞等元素的矿物类药物常为有毒中药,临床应用的有砒霜、朱砂、雄黄、水银、胆矾、铅、硫黄等。尤其是砒霜、朱砂、雄黄、轻粉等矿物质,含有砷、汞、铅等元素,对人体毒害较大,汞中毒可损伤神经及毒害内脏,由于汞化合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可导致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砷中毒严重的可导致肾中毒,砒霜含有三氧化二砷,中毒可表现为胃肠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还可引起肾衰竭、中毒性肝炎、心肌炎,严重的可导致中枢麻痹而死亡。

  

五是有毒动物类。常见的是全蝎、斑蝥、蟾酥、红娘子等,其中斑蝥、红娘子含有的毒素,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其他动物类药物因其所含的毒素不同,其毒性反应也有所不同。(摘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常用有毒中药的临床研究》)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