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热射病是啥?又长知识了

  • 作者:衣晓峰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21-07-21

  长夏时节,容易被中暑侵袭。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被称为“热射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急诊科主任朱立群指出,正值“火力全开”的暑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


  热射病,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临床体征为意识障碍、肝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横纹肌溶解及癫痫发作等。


  根据发病原因不同,热射病又被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前者主要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致使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年幼、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受损的人,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易被忽视,1~2天后病情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或大小便失禁、高烧,且有心衰、肾衰等严重表现。后者主要由于在高强度体力活动中,机体产热与散热失去平衡,而使热射病骤然来袭,常见于炎夏中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如在户外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劳力型热射病在发病后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就会出现肝肾功能衰竭及横纹肌溶解,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从急诊角度观察,易患热射病的因素有三条,一是个体因素,包括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脱水、睡眠不足及肥胖、低血钾等诱因;二是环境因素,常见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散热条件差、强烈的太阳直射等;三是组织因素,比如开展与体能不适应的训练计划,不科学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身体水分补充不足等。这些因素形成的叠加效应,加大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影响预后。


  现场急救和日常防范有要领


  在应对热射病的措施中,现场救治需遵循“快速、有效、持续降温”的原则。鉴于热射病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因此,紧急抢救与拨打120需同时进行,当降温与转运存在冲突时,应遵循“降温第一,转运第二”的原则。


  首先要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将中暑者搬到通风阴凉处,并处于平卧位置,头部略垫高,尽快去除其全身衣物帮助散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内。二是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呕吐物,确保呼吸道通畅。三是测量体温,并持续监测,建议每5~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四是快速降温。


  现场紧急可供选择的降温方法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类。物理降温主要有蒸发降温、冷水浸泡和冰敷降温,简单易行,方便操作。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拭身体,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其全身除头部外浸在水中,让四肢降温,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的瘀滞。此外,还可以采用氯丙嗪等药物降温。降温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及直肠温度,一旦肛温降至38℃左右时,需立即停止降温,以免体温过低导致虚脱。


  【延伸阅读】如何预防热射病?


  首先大家一定要养成“防暑”意识,工作及生活环境要保持通风,多用温水洗澡,倘若身体出现发热及发烫情况,可用一些藿香正气水之类的药物。此外,户外工作者不可在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及穿着不透气的衣服进行强体力劳动;户外劳作前不宜进食高脂、荤腥、辛辣的食物;要注意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及时补充水分,特别是要适当进食含盐饮料,以防水电解质紊乱和丧失。最后,对于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来说,每天都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高质量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放松下来,对预防热射病有好处。另外,当出现热射病早期症状时,需及时撤离高温现场;有热射病倾向的人,应避免高温作业。(衣晓峰)


(责任编辑:宋佳薇)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