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规范知情告知 让家长明明白白选疫苗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众所周知,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每个家长手里都会有一个疫苗接种本,这个接种本会伴随孩子的成长,孩子入托、入学,包括出国都会用到它,是孩子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公众教育的不断深入,公众对疾病预防也愈发重视,疫苗接种已逐渐成为百姓关注的热词,家长为孩子选择接种疫苗的意愿逐步提升。医生是疫苗接种知识的重要传递者,在扩大我国疫苗覆盖率、提高儿童免疫预防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疫苗管理、保障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保障公众健康,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中规范了医疗卫生人员知情告知的义务。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学系副主任、卫生法学副教授刘瑞爽就规范知情告知进行了详细解读。
履行依法知情告知 充分保护儿童生命健康
保障疫苗接种知情同意权是《宪法》赋予每个自然人的权利。依法告知是保障受种者人身安全、人格尊严、财产权益等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在内容方面,医务人员要以理性人标准进行告知,告知足以影响受种者决定的信息。在过程方面,则要求医务人员对知情同意书的条款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受种者提示说明,如未进行告知,知情同意书不构成合同内容。
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是每个家长都十分重视的事情。以13价肺炎球菌疫苗为例,假如医务人员及早告诉家长有该疫苗,并且在孩子6周时就能接种,就可以降低孩子患上肺炎球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等相关疾病的风险。作好知情告知,对医务人员来说可以提高知识储备,获得家长的信任感。同时,公众的知情选择权利受到了尊重,获得了科学全面的预防接种知识,提高了公众对疫苗接种重要性的认知度,可以让公众更科学地接种疫苗,正确看待疫苗接种反应,获取医学指导。
规范告知 让家长清楚明白选择
目前疫苗的选择有很多种,包括进口疫苗、国产疫苗、联合疫苗、单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等等,它们主要是在制作工艺、运输要求或者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差别。很多家长不知如何区分,这就需要医生将这些重要的知识和信息进行规范告知,解除家长的困惑,让家长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结合孩子和自身的家庭情况进行选择。
以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为例,多糖疫苗最好用于2岁以上的孩子,因为2岁以内的孩子免疫系统不完善,记忆细胞不能调动;而结合疫苗多用于低年龄段的孩子,6周龄以上的孩子建议使用结合疫苗,可以更好地对孩子起到保护作用。这些信息医生要对家长进行全面的告知,让家长根据实际的需求,合理进行选择。全面科学告知家长是医生的职责和义务,作为家长有选择权和知情权。
对于患有基础性疾病的孩子,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家长们也会困惑,孩子该不该接种这种疫苗,接种之后会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等。这时就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作出判断,通过详细的告知,帮助家长作出最终的判断。这些都是“知情告知”的体现。(吴小明)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