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让儿童患者更快用上急需药品

  • 作者:落楠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24-06-01

  □ 本报记者 落楠


  “近年来,抗癫痫领域有了更多的儿童用药。比如说,用于婴儿痉挛症的氨己烯酸口服溶液用散获批上市;还有一些已上市药品拓展了儿童适应证,给了儿科医生更多‘武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内科主任姜玉武高兴地分享了临床诊疗用药情况的改善。


  抗癫痫药物这一个领域的变化,反映出我国儿童用药供应情况的整体改善。儿童用药问题是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近年来,国家药监局积极鼓励儿童用药研发创新,2019年以来共批准271个儿童用药上市(含增加适应证)。这些药品包括儿童专用药、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品种及罕见病用药等,儿童患者临床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助解临床“急难愁盼”用药需求,一批儿童用药经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日前,优先审评审批的儿童用药批准信息清单在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网站儿童用药专栏“上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1日,共有67个儿童用药经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


  临床急需加速得到满足


  如果孩子白天过度嗜睡,甚至在听课、写作业、考试等场景下都可以“秒睡”,那很有可能是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5岁即可起病,超过5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在18岁之前出现首发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日间过度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我国长期缺乏专门批准用于发作性睡病的药品。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上市的、能改善发作性睡病日间过度睡眠和猝倒的口服非精神管控类药物,盐酸替洛利生片在我国的上市,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在盐酸替洛利生片上市过程中,实现了成人与儿童适应证短期内的近同步批准。2023年6月,该产品获批进口我国,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成人患者的日间过度嗜睡或猝倒。考虑到早用药、早治疗对于控制疾病进展的重要性,药审中心审评团队此后仍与企业持续沟通,同步跟进该药品儿童临床试验的进展及注册情况,发挥药审中心儿童用药技术审评专家咨询机制的优势,从而在企业后续申报扩展儿童适应证时,高效推进审评工作。今年5月,该产品获批扩展儿童适应证,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青少年和6岁以上儿童患者的日间过度嗜睡或猝倒。


  盐酸替洛利生片并非个例。用于失盐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和失盐型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的醋酸氟氢可的松片,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酪氨酸血症I型(HT-1)的尼替西农胶囊,用于改善新生儿氧合功能的吸入用一氧化氮……2019年以来,共有67个儿童用药经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其中包括儿童专用药29个,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品种16个,罕见病目录所涉疾病用药品种20个。其中,每一个药品背后都有迫切的临床需求。为推动其加速上市,药审中心审评团队深入分析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注册与研究情况,评价其是否适宜豁免我国儿童临床试验,以及其是否匹配相应的鼓励政策。


  “赛诺菲近年来得益于儿童用药的政策,如I类会议沟通交流、优先审评程序以及成人数据外推等,加快获得了管线中的儿童用药以及儿童适应证在中国的批准。例如,我们有一款儿童罕见病用药之前通过Ⅰ类会议沟通交流得到药审中心的指导。其后,药审中心在充分了解该疾病的儿童病理生理特征,国内儿童的临床需求,结合专家的论证,综合考虑临床数据,加快批准了儿童适应证。”赛诺菲药政事务大中华区负责人邓婷说道。


  说明书完善前进一步


  5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氟马西尼注射液、秋水仙碱片等7个药品的说明书可以按要求增加儿童适应证及用法用量。这是已上市药品说明书增加儿童用药信息工作程序建立后的又一工作成果。


  几乎所有药品的研发都是先成人后儿童。因为儿童用药临床试验开展难度高、患者群体少、市场回报低等,一些品种的儿童应用拓展明显缓慢。临床救治的需要,催生了儿科临床超说明书使用药品的现象。然而,临床医生凭经验用药,又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超说明书使用药品本身可能增加潜在的用药风险和不确定性损伤因素,此外,如果药物选择不适宜,用药剂量不准确、用药时间过长,会对患儿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刘薇指出。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加速破解儿童患者超说明书使用药品问题,设立专门项目,开展已上市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的规范化增补工作。在总结前期两批8个品种药品说明书增加儿童用药信息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国家药监局于2023年5月发布《已上市药品说明书增加儿童用药信息工作程序(试行)》,药审中心于2024年4月发布《药审中心关于已上市药品说明书增加儿童用药信息工作细则(试行)》,对品种遴选范围、说明书修订与审核流程,以及品种申报程序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收获了临床医生广泛好评。


  刘薇表示,增补说明书中儿童信息工作,是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重要体现:“这有助于完善药品说明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儿童用药的特点和需求。增补儿童用药的剂量、用法、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等信息,使得医生能更加准确地为患儿开具处方,提高了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姜玉武深入参与了已上市药品说明书增加儿童用药信息工作程序的制定,也参与过相关品种增补儿童用药信息的讨论会。他介绍,说明书内容高度凝练、指导意义重大,每一处细微修改,都凝结着诸多专家的经验智慧和国际国内研究成果,经过了严谨论证、仔细斟酌。


  “比如,一种药品适用人群的年龄范围是3岁以上、1岁以上还是更低龄,得有证据支持。如果国际上有相关证据,那还要考虑临床使用中是否有效,有无发现潜在安全风险等。总之,要结合研究证据、临床使用经验,形成专家共识,才能进行修改,力求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基础上让药品广泛惠及适宜人群。”姜玉武说。


  研发生态改善释放强引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癌症中心主任王金湖明显感受到近些年儿童用药研发氛围的变化:“以前国内企业对儿童用药缺乏兴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到儿童肿瘤、儿童罕见病等领域,并且不只是仿制,还越来越多地发力原研创新。”


  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王金湖认为,研发生态的构建至关重要。近年来,多部门共同破解儿童用药问题。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的建设提高了医疗机构研究能力,也集中了大量儿童患者;与此同时,临床试验机构发展更加成熟,儿童用药研发寻找临床研究机构、招募受试者、开展临床试验的路径大大畅通。而在药物研发环节,药品监管部门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指导原则、给予优先审评等利好政策,并与研发单位密切沟通交流,提前介入其研发注册申报,引导其关注儿童用药需求,指导其更好推进研发工作,增强其创新研发的信心和动力。


  这种生态也形成对跨国药企的持续吸引力。“赛诺菲将创新药在中国的同步开发和同步递交作为战略目标稳步推进。目前,我们正积极就管线里的儿童用药与药监机构沟通,探讨将更多儿童用药早日带到中国的研发注册路径。”邓婷说道。


  “在我国,儿童用药研发从过去查缺补漏、仿制、引进,慢慢转型到全球同步研发、原始创新、优质改良。”药审中心儿童用药专项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提供了一组数据: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度儿童受试者参与的药品注册临床试验为205项,首次突破200项。其中,1类创新药药品注册临床试验占到35.1%,罕见病用药药品注册临床试验占到12.2%,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占比为20.0%,在我国整体药品注册临床试验数量增长的背景下,儿童受试者参与的试验实现了数量和占比的双增长。


  中国儿童用药领域正呈现一种新面貌。这种转变,有利于保障儿童与成人同等的治疗权利与用药选择。作为药品审评技术机构,药审中心持续关注儿科临床治疗需求变化和创新成果转化动向,通过调研和实地走访,了解研发单位和研究机构面临的痛点、堵点、难点,全链条优化儿童用药审评审批各环节服务,助力研发生态不断优化。今年5月22日,药审中心召开儿童用药全球同步研发及进口注册座谈会,围绕加快临床急需儿童用药进口注册及优化全球同步研发路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为药审中心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中国儿童用药领域正在经历创新转型,我们要与儿科临床及基础研究专家,以及业界同仁保持更加紧密的交流与合作,从儿科临床需求出发,为全面提升我国儿童用药临床研究科学性和规范性提供持续稳定的技术支撑与监管保障,在与国际标准形成系统化接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助力打造良好的创新研发生态,促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的儿童用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述药审中心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