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极端天气下如何趋利避害守护健康
进入2019年,大自然按下了极端模式的开启键,美国中西部地区1月底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5℃,澳大利亚南部城市阿德莱德最高温度则猛蹿到零上46.6℃。在这种严酷的气象环境下,人的健康和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极端气候或反常的气象条件下,人们更应该提高警觉,加强防范,规避潜在的风险。”哈尔滨疾病控制中心慢性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兰莉指出,许多疾病引发的死亡与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临界值,当夏季温度高于30℃,随着气温上升,冠心病、脑血栓等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
兰莉介绍说,人对气象条件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冷、暖气象因素刺激通过皮肤传给下丘脑时,下丘脑就会支配脑垂体调节内分泌系统,以保持机体的热平衡。当遭遇过热或过冷的刺激时,人体的热平衡调节机制就将被打乱,肾上腺素分泌水平发生改变,进而产生不适、疾病甚至死亡。这其中,冠心病、脑栓塞患者温度敏感性和调节能力都很差,维持自身正常体温的能力降低,导致暴露于低温或高温中的危险增加。
兰莉团队研究发现,极端气候对心脑血管病具有滞后效应,表现为极坏天气到来的数天内,心脑血管发病及死亡风险逐渐显现。研究显示,极热天气的滞后效应可持续1周,致使心脑血管病潜在风险持续7天左右;而相比极热天气,极冷气候的滞后效应可长达2周之多。这一结果提示,即使极糟糕的天气已渐行渐远,但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的“残余势力”仍在,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许多喜好健身的人往往缺少相关生活常识和养生知识,零下二三十度或零上三四十度时仍坚持到户外锻炼身体,因而经常酿成心肌梗死、脑梗死、冠心病、气象过敏、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突发事件。兰莉指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根据气温和天气情况来自我保健,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物,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高血压、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血栓性疾病患者或者大于65岁的老年人,在气温骤降或冷空气过境时,须尽量减少晨练及户外活动,并按医嘱坚持服用心脑血管药物;在遭遇高温炙烤的天气亦如此。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