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我国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情况(五)
重庆市
重庆市积极开展中药材品种选育工作,选育了一批中药材良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是中药材品种选育主要单位,率先培育、自行完成品种区域试验并过审(认定、鉴定)的新品种有7个,引进新品种2个,新品种有“渝青1号”(2009)、“渝青2号”(2015)青蒿新品种、“渝蕾1号”秀山金银花新品种、“地金2号”及“苕葛1号”粉葛新品种、枳壳“渝枳1号”、玄参“渝玄参1号”已经通过新品种鉴定。引进驯化并成功推广槐米“双季米金槐”(引种)、青蒿“药客佳1号”(引种)、“巫溪太白贝母”(鉴定为优良种源)。另有丰都县农业种子站2010年鉴定了“丰苏1号”(渝品审鉴2010008,种子油用),西南大学2012年鉴定3个紫苏品种(“渝苏1号”“渝苏2号”“渝苏3号”油用紫苏子,非药用)等。目前,青蒿良种自2004年累计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秀山金银花新品种累计10万亩以上,粉葛新品种累计推广10万亩以上,新增中药材产值20亿元以上。目前采用良种生产种子种苗的主要有秀山银花(山银花)、青蒿、枳壳、紫苏、佛手、金槐米等,但粉葛、金槐米近年生产萎缩,良种繁育推广工作有待加强。据粗略统计,2018年有7390亩良种、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实际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面积在5万亩以上。
四川省
四川有道地中药材品种49个,据统计2018年种植面积近400万亩(三木药材除外),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除木本药材)的有黄连、川芎、川明参、丹参、金银花(细毡毛忍冬Lonicerasimilis)5个品种。四川建设较具规模和标准化的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有雅安、广安2个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雅安基地年生产桔梗种子1000千克,玄参种子300千克,鱼腥草种苗2.7公顷,保存黄连1万株,繁育重楼0.1公顷,白及0.1公顷。2015年繁育品种增至26种。“单品种基地”10个:青川附子、三台麦冬、松潘川贝母、彭州川芎、双流姜黄、简阳红花、资中栀子、沙湾黄连、大邑黄柏、泸县赶黄草等药材种子种苗基地。松潘川贝母基地,建成川贝母种苗繁育大棚7000平方米,年产种苗数7000万株以上。三台麦冬种苗基地,年产麦冬种苗40亿株。彭州川芎基地,年产川芎苓种4000万株。资中栀子基地,年产栀子种子120千克,繁育栀子种苗2.7公顷。简阳红花基地,年完成23公顷红花播种。沙湾黄连基地,生产黄连繁育种子300千克,约300万株。泸县赶黄草基地,年生产赶黄草种子1000千克。双流郁金基地,2015年种植姜黄(郁金)4公顷。大邑黄柏基地,年繁育黄柏种苗7公顷。青川附子基地年提供附子种根约210吨。经过多年发展,四川已建成40余种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通过GAP认证的有川芎、麦冬、川贝母、附子、丹参、姜黄、天麻、鱼腥草、白芷9个品种,19个基地。与之配套的区域内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涉及10余个道地药材和珍稀名贵品种,涵盖四川盆地成都平原区、盆周山区、川西北高原区和攀西亚热带区,总面积超过130公顷。目前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麦冬、川芎、附子、郁金、红花、天麻、丹参、石斛、白及等多个药材的新品种。
贵州省
贵州省中药材种子种苗种植主要分布在毕节-遵义-黔东南-黔西南-黔南州,其中基地面积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黔南州,其次是铜仁市。2017—2018年,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面积12万亩,其中毕节地区繁育面积最大,占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总面积的39.1%,其次是遵义地区和黔东南州,分别占14.8%和12.1%。2017—2018年,贵州省中药材种子种苗面积千亩以上的有太子参、山银花、白及、天麻等。繁育面积万亩以上的品种有太子参(2.33万亩),山银花(2.05万亩),白及(1.81万亩),天麻(1.19万亩),金钗石斛(1.09万亩)。中药材种子种苗销售收入1000万以上的品种有天麻、白及、钩藤、太子参等;其中种子种苗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品种4个,分别是天麻(6.10亿元)、钩藤(4.82亿元)、白及(4.54亿元)、太子参(2.86亿元),销售收入(5000~10000)万元之间的品种5个。2018年,贵州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生产年产值13.66亿元,毕节市占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总产值的34.3%,其次是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铜仁市,占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15.0%、11.9%、11.9%。
云南省
云南省中药材资源有6559种,占全国51.2%,资源和品种居全国第一。三七、重楼、石斛、天麻、灯盏花、黄精、滇龙胆、当归、砂仁等中药材生产种植具备一定规模。2017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47万亩,2018年达756万亩,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一。从2018年起云南省通过实施中药材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了中药材绿色、有机、GAP基地建设,支持建设道地药材良种选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作。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产量100万吨左右,良种繁育基地将围绕三七、重楼、石斛、天麻、灯盏花等中药材大品种,以黄精、滇龙胆、当归、砂仁、草果等中药材骨干品种为重点,开展药用植物新品种繁育与良种繁育,到2018年良种繁育基地有昆明、曲靖、楚雄、红河、文山和西双版纳6个,中药材GAP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达6.18万亩,绿色、有机认证面积6万亩左右。据统计,2016—2018年,云南三七繁制种面积为26万亩,繁制种产量5200万千克,种子种苗调出量4000万千克。
陕西省
陕西省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主要以种植企业建设为主,涉及的品种主要有丹参、柴胡、连翘和皂角刺等。2018年,陕西省洛南县繁制连翘种苗500万株,其中种苗调出量300万株;陕西省长安区繁制皂角刺种苗20万株;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繁制柴胡种子产量1万千克;陕西省商洛市繁制丹参种苗面积1000亩,种苗产量15000万株。涉及的中药种植企业主要有:宝鸡博仁药业有限公司、陕西天士力植物药有限公司等。其余中药材种子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农户自繁自用为主,种子种苗繁制区域零散、面积小、集约化程度较低,需要进一步规范优良种子种苗的繁育。《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提出:“重点建设30种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规模化繁育基地,为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涉及品种有丹参、黄芩、柴胡、远志、连翘、酸枣仁等大宗中药材为省内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甘肃省
甘肃省当归、黄芪、党参、黄芩、大黄、半夏等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并形成规模。甘肃省陆续出台《关于支持陇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中药材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陇药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推进陇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意见》等扶持政策及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在适宜生态区建设相对集中、稳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实现种子种苗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增强种子种苗生产能力。其中,定西市以打造“中国药都”和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目标,2015年全市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面积就已达到8.65万亩,岷县、陇西、渭源、漳县4个县建立了自己的良种繁育基地,占全市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总面积的80%以上,主要进行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的良种繁育,占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总面积的40%左右。岷县、漳县以中药材当归、黄芪、党参为主要的繁育品种。陇西、渭源以黄芪、党参、黄芩为主要的繁育品种。陇南市2015年全市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面积达到0.342万亩,在全市9个县区中,有5个县建立了自己的良种繁育基地,宕昌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面积最大,占全市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总面积的46.2%,主要进行党参、当归、大黄、黄芪等中药材的良种繁育,其次是武都区和文县,分别占全省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总面积的19.88%和18.13%,武都区以中药材红芪和党参为主要的繁育品种。文县以纹党参为主要的繁育品种。礼县是陇南大黄的主产区,以大黄和党参为主要的繁育品种,西和县是全国的半夏之乡,以半夏为繁育品种。另外,国药种业有限公司在甘肃民勤、武威地区建设有4000亩良种繁育基地,年供种/苗达到了全省的30%以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的重点中药材繁育基地包括甘草、银柴胡、麻黄、黄芪、小茴香、菟丝子、柴胡、葫芦巴、肉苁蓉、秦艽、大黄、板蓝根、黄芩、党参、当归等三十余种。其中银柴胡、黄芪、小茴香、菟丝子有比较稳定的种子种苗生产基地。盐池县、灵武市、红寺堡等及其周边区域是我国乌拉尔甘草核心分布区域,当地主要有盐池田丰甘草种植合作社、荣峰甘草产业合作社、宁夏拓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繁育甘草种苗,每年生产面积不到1000亩。同心县是银柴胡主要种植区域之一,每年留床面积16.3万亩以上,年产银柴胡种子500吨~1000吨。全区黄芪种子生产田不足1万亩,主要分布在盐池拓明公司、同心县下马关镇、预旺镇、原州区、隆德县等,年产量50吨~100吨。全区黄芩种植面积约5000亩,每年可产种20吨。板蓝根年种植面积约3.5万亩,种子亩产量约10公斤/亩,年总产量约350吨,可以实现自给有余。海原县是小茴香主要种植区域之一,年种植面积约3万亩,年产量约3000吨。平罗及银北引黄灌区是我国菟丝子的重点地道产区之一,每年种植面积约15万亩,年产量种子约6000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的阿尔泰山区、天山山脉、阿尔金山-昆仑山区以及伊犁河谷、准噶尔盆地、塔里木河流域的高原、森林、草原、荒漠等区域分布着大量原生的特色药材,如新疆紫草、天山雪莲、伊犁贝母、阜康阿魏、新疆藁本、甘草、红景天、肉苁蓉、锁阳、罗布麻等。新疆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也适宜栽培多种药材。目前已有60多种药材实现人工种植养殖,20多种大宗药材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养殖,如甘草、红花、肉苁蓉、枸杞、罗布麻、一枝蒿等大宗药材已经种植近百万亩。但目前新疆大多数中药材种植仍依赖野生种源,或由内地其他中药材产区调拨种子种苗,或使用进口种源。本土中药材育种育苗甚少,仅有甘草、罗布麻、枸杞、黄芪等大规模品种有育苗,2018年年产甘草种苗80万千克、黄芪种苗70万千克、枸杞种苗400万株。育苗多以自用为主,并非专业的中药材种子种苗育苗单位。除甘草有调拨出省外,其余均在新疆内销。(摘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中药材种业发展报告(2019)》)
购书链接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