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中国新药研发:以组合式创新实现突围

  • 作者:科睿唯安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24-06-20

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2023年是关键的篇章——实现战略转型、韧性强化和重新调整,以顺应全球市场变化。


在谨慎的投资背景下,创新成为行业的主旋律,从Me-too转向组合式创新,从而进入谋求“高风险”创新的新阶段。企业运用投资组合策略,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注重独特性和竞争优势,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奠定基础。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这些企业在内部优化和外部合作之间取得平衡,谨慎地对待IPO募资。由于资本市场收紧,通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商业敏锐度交付有形价值变得更加重要。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周期的背景下,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调整强调了对持续创新的承诺,不仅要适应环境变化,更要引领持续创新,从容应对挑战。


近期,组合式创新——一种渐进的、源头驱动的、以投资组合为中心的策略将成为主流。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行业将凭借自己的适应能力稳健复苏,开创充满变革性价值的新局面。


2018—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资本强势涌入,创新药的研发以Fast-follow模式为主,企业发展迅速。一批快速成长的企业成功IPO,商业价值得以展现,资本退出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演进,结合全球经济周期下行、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经历了诸多变化与挑战,并展现出不同于前一阶段的特点。


资本投入:医药行业投资待回暖


>>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金额和数量延续2022年的下降趋势,略滞后于全球市场的表现,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保持谨慎态度。

>>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策略也逐渐转变“广撒网”“投赛道”的形式,回归理性分析。


全球医药行业融资回到疫情前水平


在经历了新冠疫情期间的大规模资本注入后,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融资价值已经回到了所谓的新常态和理性判断周期。虽然2023年全球生物医药融资低于 2020—2021年水平,但融资数量和金额均超过2022年,且近两年融资金额均略高于2018—2019年的新冠疫情前水平,表明全球生物医药投资正在缓慢回升。


根据科睿唯安数据,2023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总额达707.7亿美元,相较2020年下降40.17%,但在近十年数据中,总金额排名第三,私募和风投金额排名第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IPO数量明显减少,筹资金额降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相较于美国,中国和欧洲公司的IPO速度相对更慢,数量更少。


中国医药行业融资规模延续下降趋势


过去一年,中国也经历了类似全球融资困境,情况甚至更加严峻。生物技术公司高估值时代一去不复返,资本市场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融资更加谨慎,行业由高热度回调至理性分析。根据科睿唯安数据,中国生物医药行业2023年整体投融资规模和数量延续了上一年度下降趋势,回归到2020年前水平。


根据睿勤(Preqin)投资分析,2022年以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早期风投与私募基金募资较2018—2021年期间相对维持稳定,略有增幅;但晚期募资规模相较于欧美降幅更大,中国下降 87%,而美国和欧洲仅分别下降13%和11%。


在二级市场,生物医药企业IPO步伐放慢或“暂停”。根据Wind数据,2023年仅有21家医药生物公司登陆A股,首发募资总金额为223.56亿元,较上年分别下降58%和70%同时有13家生物医药公司在香港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大幅下滑43%,合计募资107亿港元。


二级市场的波动受市场整体信心的影响,同时也与生物医药企业的表现不及预期有密切关系。受到监管政策趋严、市场准入挑战、商业运营压力等综合因素影响,创新药研发进度、销售预期无法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市场对同赛道其它企业的信心。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经历了2018—2021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然进入到新的行业发展周期。恰逢全球经济下行周期,行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在逆境中坚持创新、谋求发展更显不易。


创新模式:组合式创新成果凸显


>>在从“快速跟进”向“源头创新”的进化过程中,当下中国新药研发仍处在“低风险”的创新阶段。

>>企业在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同时,力争实现研发项目的差异化并追求成功率,这种研发模式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组合式创新。2023年中国对外授权许可的项目中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型。


渐进式创新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由仿转创时间尚不到十年,但已展现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科睿唯安Cortellis竞争情报数据显示,中国新增新药研发管线数量逐年攀升,近三年新增项目均在1000个左右,相较2016年翻倍,其中大分子占比从2016年的37%提升到2023年的62%,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占比上都有了长足进步。这与全球新增管线趋势保持了一致,反映了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热点正逐渐转向以生物大分子为基础的多形式创新疗法。


创新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正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创新道路。


最初,从Me-too开始,基于多年仿制药工业基础,通过化学改构规避原研专利,推动药物上市,增强了创新药的可及性。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多元化资本注入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创新生态发展。国外新药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压缩了;Me-too药物研发时间和商业价值,Fast-follow的研发策略逐渐成为主流,体现在立项靶点前移:从对全球临床研究后期项目和已上市产品的靶点跟进,转向对临床研究早期靶点的关注,力争在开发进度上取得国内甚至国际领先位置。


在此过程中,整个行业对于未来的创新方向没有停止过思考: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创新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是否具备了源头创新和同类首创(First-in-class)的能力和基础?


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2023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在11大学科领域中,中国与世界前沿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多个研究领域热度指标已经跃居首位,但相较于其他学科,与生物医药行业相关度最高的生物科学和临床医学两个领域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临床医学领域,美国的研究活跃度遥遥领先,德国、西班牙、法国和英国位列第二至第五,中国排名第九。这对于以临床未满足需求为起点的新药研发,从源头带来了挑战。


组合式创新


在从Fast-follow转向源头创新的过程中,中国研发仍处于“低风险”创新阶段。在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同时,力争实现研发项目差异化并追求成功率,这种研发模式可称为组合式创新。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已验证靶点与已验证靶点的组合、技术平台与已验证靶点的组合、已验证靶点与前沿靶点的组合等。通过不同靶点之间的组合,期望产生机制上的互补或协同,以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或更低的副作用。


由于靶点组合建立在已验证的基础上,因此有助于控制项目开发风险。在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众多靶点中有许多代表性案例,比如PD-1/CTLA-4、PD-1/EGFR、EGFR/ c-Met 等。另外在减重赛道上,以GLP-1为代表的一系列肠促激素也正成为双靶点和多靶点激动剂的热门选项,以追求更显著的减重效果。


多学科领域的发展促进了创新疗法的百花齐放,为围绕特定靶点和信号通路开发新药带来了多种选择。以Claudin18.2为例,正在开发的疗法包括CAR-T、单抗、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寡核苷酸和小分子等不同技术类型。Cortellis竞争情报显示,全球在研的Claudin18.2药物中,68%为中国公司开发,其中部分产品获得了海外企业的青睐。如恒瑞医药就其Claudin18.2 ADC及PAPR抑制剂与默克达成交易,总金额高达14亿欧元。


随着工业界投入的增加,创新疗法的技术平台日趋成熟。代表性的技术平台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平台(基于不同机制偶联的技术)、核酸递送平台(以Gal Nac和LNP为代表)、细胞治疗平台(如CAR-T平台)、基因药物平台(如AAV为递送载体)、多种形式的双特异性抗体平台(如T-cel lengager)等。中国公司在这些技术平台早期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规避专利,从而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台技术。基于这些技术平台,结合已验证或前沿靶点,从而产出具有差异化的项目。这种组合式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已在中国2023年对外许可交易中获得充分认可。前十大交易涉及资产均针对成熟靶点,其中7笔交易涉及的资产为ADC。除了交易总价高外,有5笔交易首付超过1亿美元,这充分说明买方对于组合式创新价值的认可和对产品未来市场潜力的预期。


此外,中国企业通过不断打磨精进技术平台,开始逐步赋能全球企业的新药研发,一些技术平台也受到了跨国药企的青睐。例如,百奥赛图授权杨森使用其RenLite平台发现、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全人共轻链抗体及其他生物疗法;映恩生物将其DITAC平台许可给Adcendo公司用于uPARAP-ADC项目,并在几个月后进一步扩大了合作范围;百图生科则与赛诺菲牵手,将基于百图生科生命科学大模型,共同开发关于生物药发现的领先模型。


研发创新的趋势


组合式创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然是中国创新药企平衡风险与收益的一个有效策略。除了ADC、双抗、CAR-T药物外,核酸药物、基因编辑以及核素药物等技术平台也在不断积累经验,未来有望围绕这些技术平台,产出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药项目。2024年开年交易也印证了这一点,如勃林格殷格翰和瑞博生物基于RIBO-Gal STARTM平台合作开发治疗肝病的小核酸创新疗法。


在获得全球大药企的积极认可与“牵手”之后,必然会有更多中国企业瞄准全球市场,前瞻性加大前沿靶点布局,甚至首创靶点,再结合自有技术平台和对疾病生物学的理解,向高风险的源头创新更进一步。


企业发展:积极拥抱外部机会


>>在经历行业快速成长阶段后,中国创新药企步入了发展新时期。在优化内部结构与资源的同时,积极拥抱外部机会,2023年外部合作案例展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展现创新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获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生存发展迈入新阶段


2023年,对生物医药人来说是五味杂陈的一年。有资本寒冬的凛冽,也有新药出海的畅快。纵观过去一年全球创新药企面临的挑战,裁员、缩减管线、转让资产等新闻时有听闻。为了生存和发展,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在不断优化内部运营的同时,积极寻求外部机会。


降低预期寻求融资


根据BioWorld的统计,2023年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私募融资共437笔,总计209亿美元,平均每笔融资约为4800万美元。这一数字较2021年的5600万美元下降了14%。


根据麦肯锡报告,2023年中国前三季度PE/VC融资额为18.7亿美元,而2021年同期为57.7亿美元;2023年平均融资额为3500万美元,与2021年的6400万美元相比,单笔融资规模下降46%。在资本寒潮下,降低自我预期获取融资,是中国企业必须直面的挑战之一。


加强对外合作


2023年,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中国企业积极寻求国内外合作,更多的早期资产登上了交易的舞台。在已发生的对外许可中,许可方大都保留了中国权益,进行未来中国市场商业化布局。一些中国药企直接出让了新药的全球权益,一方面是因为买方为跨国药企,更加看重市场权益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则显示出许可方将专注于现有管线/治疗领域的开发或者专注于特定的研发阶段,聚焦自己擅长的部分。


更加开放的商业化权益合作


2023年,中国企业将商业化权益许可的案例逐渐增加。基石药业将艾伏尼布权益转让给了施维雅;德琪医药在赛利尼索上市不到两年之际,将商业化权益给了豪森;2023年8月英派药业在终止其合资公司君派英实的Senaparib合作后,于同年12月将Senaparib的商业化权益许可给了华东医药。


另外,新的商业模式正在中国受到关注,即引进权益回购(引进后开发再对外许可)。2023年,多家Biotech公司同意跨国药企回购权益,比如百时美施贵宝用3.5亿美元回购联拓生物Mavacamten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的权益。该资产是联拓在2020年以4000万美元从MyoKardia公司引进,同年10月Myokardia被百时美施贵宝以131亿美元收购。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烨辉医药身上,2023 年11月,赛诺菲将ROCK2抑制剂贝舒地尔的中国权益回收,该药物是烨辉在2019年与Kadmon建立的合资公司BKpharmaceutical的战略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4500万美元;Kadmon在2021年9月被赛诺菲以19亿美元收购。历经4年,烨辉在国内完成了贝舒地尔的临床开发和申报,该药于2023年8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上述这种Lcense-in-evelopment-License-out(LIDLO)商业模式在国外相对成熟,但在国内处于刚起步阶段。而联拓和烨辉在最初引进项目时虽未以此为初衷,但随着合作方相继被跨国药企收购,出于跨国药企对于权益完整性的需求以及Biotech公司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权益回购成为双方共同的选择。


海外市场开发和申报上市


独立开发海外市场需要企业具有坚定的战略决心、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目前这只是极少数中国企业的选择。


百济神州创立之初便将研发策略定位为全球同步开发,截至目前,泽布替尼已在全球超过 65 个市场获批上市。另外,部分中国生物医药公司采取分步走策略,在国内积累一定基础后再开展其他国家注册申报,试水国际市场。2023年,有三款来自中国公司申报的创新药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为未来的国际市场准入打下了坚实基础。


研究表明,2022年FDA对于创新分子实体(NAS)的批准中位时间是334天,而在2021年及以前仅需245天。中国这三款药物从申报到获批经历了两年以上时间,远超FDA批准的中位时长。这些成功道路上遇到的波折将成为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寻求被整体并购机会


科睿唯安交易纵览的历史数据表明,在每年全球的各类型交易中,并购类占交易数量的10%左右,金额约占总交易额的70%。但这一交易类型在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中明显偏低,对比全球数据,2023年中国企业并购类交易数量占比为4%,金额占比也仅有4%。


2023年12月28日,阿斯利康宣布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亘喜生物的消息让业界为之振奋。这不仅是对亘喜创新价值的认可,也为国内的CAR-T赛道吸引了更多关注。仅一个月后,诺华宣布收购苏州信瑞诺医药。这两笔交易为中国创新药企的并购类交易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


商业价值:创新价值兑现压力大


>>中国创新药上市公司的市值严重缩水,IPO金额持续走低,体现了资本市场谨慎的态度。随着更多的本土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研发创新的质量、产品商业价值的兑现能力,愈加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

>>在全球新经济周期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需要以“低空飞行”的心态积极应对,在逆境中积蓄力量。


自2021年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实施,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和营收预期发生改变,再加上医疗行业结构性调整逐渐展开,一/二级市场和行业对生物医药企业的价值标准不断提高。随着“投资热潮”退去,资本市场趋于谨慎和理性,中国44家创新药上市公司在2022—2023年期间市值蒸发近45%,近2/3的的Biotech市值相对于高点缩水一半以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经历“泡沫破灭、回归价值”的自我蜕变过程。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链的加速重构,将帮助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企业在困境中逆向而生。


同时,经过五年大量资本注入与行业高速发展后,本土创新药陆续获批并进入商业化阶段。自2019年以来,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不断增加,已有超过100款本土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初代生物技术公司,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传奇生物、艾利斯、君实药业、和黄医药、康方生物、诺诚健华、复宏汉霖等,在过去几年迎来了首款上市产品。


2022年,中国前十大本土创新药的销售收入合计达到20亿美元,其中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和传奇生物的西达基奥伦塞已在欧美市场销售,其余八款药物的营收仅限于本土市场。创新药未能实现全球商业价值最大化,创新药公司的盈利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创新质量、企业资源和商业化策略的提前布局。


综合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支付水平考量,成熟市场具有更加宽松的创新药定价空间和支付能力,能够给创新药企带来更高的回报。


自2022年开始,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开始超过中国。可以预测,当泽布替尼达到全球销售峰值时,美国市场贡献约占70%。


全球化思维和全球价值实现,已是中国头部生物医药企业与资本市场在重塑创新价值过程中达成的基本共识。当然,企业价值重塑的前行道路上,将面临资源与经验有限、信息不对称、临床试验和监管政策的复杂性以及商业化准备不充分等诸多挑战。这也是中国创新药企业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必由之路。


(科睿唯安供稿)


(责任编辑:陆悦)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