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去年我国医药出海BD交易呈现“四大变化”
新药研发一直以来都与资本的投入密不可分,继2023年我国医药商务拓展(BD)规模超过IPO规模之后,2024年BD出海交易也似乎得到越来越多药企的认可。实际上,BD出海交易模式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主要还是海内外“一推一拉”两大因素推动。
一方面,国内医药创新能力逐渐得到认可,一些创新技术和创新药项目在海外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国内Biotech企业也因此获取了巨额的回报。另一方面,近年来药企上市的门槛不断提高,医药一级市场的融资困难加大。“生存压力”被直接摆在了几乎所有Biotech企业的面前,如何“活下去”成为众多Biotech企业的共同考量,迫使企业不得不积极寻找除融资之外的其他出路。
2024年1月1日至12月20日,我国医药领域已完成93项出海BD交易,首付款金额达283.62亿元,交易总金额超3500亿元,延续了2023年“BD交易规模超过IPO融资规模”的总体趋势,BD交易逐渐成为Biotech企业主要资金来源。除此之外,通过对2024年BD交易出海的细节进行分析,还可以发现四点值得注意的变化,即BD出海模式的变化、Biotech企业营收模式的变化、技术领域的变化与适应证方向的变化。
出海模式变化
NewCo成为“行业热搜”
2024年,在融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创新药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而这种市场行情的变化,也让我国医药BD出海在传统License-out、合作与并购之外催生出全新的模式,即“NewCo”。
NewCo是指将公司核心产品的海外权利授予海外成立的新公司,同时引入海外基金,搭建国际化管理团队,以公司海外上市或被并购实现退出。这种模式虽然在国内医药领域中较为少见,但其实在海外市场已有了一套很完整、成熟的运营体系。
从根本上看,BD出海模式的核心目的就是给合作方带来足够乐观的信号和信心,是一种投资人、项目方和管理层三方妥协的产物,更是实现“三赢”的根本。
2021年,艾力斯和ArriVent达成海外授权合作协议,打响国内医药领域NewCo“第一枪”。ArriVent以4000万美元首付款、超8亿美元总交易金额以及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获得伏美替尼在海外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许可权。ArriVent也于之后获得多轮融资,并于2024年1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而上市之后艾力斯仍持有该公司4.2%的股份。
2024年5月,恒瑞医药将其GLP-1产品组合大中华区外的全球权利授权给Hercules CM(一家由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基金等多家资本联合出资的公司)。除了总计约60亿美元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销售里程碑款,恒瑞医药还得到了Hercules CM 19.9%的股权,也正式将NewCo这一关键词推上了“行业热搜”。
2024年11月,维立志博与风险投资公司Aditum Bio宣布基于维立志博全球首创CD19xBCMAxCD3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抗体LBL-051成立新药研发公司Oblenio Bio。除常规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外,维立志博也同样获得了部分Oblenio的股权与未来销售分成。
除了上述案例,2024后半年还有康诺亚、亿腾嘉和、岸迈生物、领康医药等数家企业通过NewCo模式出海。
NewCo模式爆火的原因也很简单,即“聚焦”二字。相较于传统的License-out,NewCo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围绕合作的核心资产单独建立顶尖管理团队,公司战略方向也会完全聚焦于这个核心资产,不会如MNC(跨国药企)一般,在后续合作中频繁出现战略调整,或者是出现合作资产一开始就坐“冷板凳”的情况。
当然,NewCo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这种模式的合作存在一定门槛,要求企业追逐风口的能力强,有足够的管线确定性,还需要在招募顶尖管理团队、海外基金操盘能力方面拥有优势。NewCo模式下成立的新公司目的一开始就已确定,即通过临床试验提升管线身价后,再通过IPO或被并购实现退出。因此,临床开发的不确定性就是NewCo模式最大的风险。
营收模式变化
平台型Biotech成为新选择
在通过海量资金换来的核心管线无法继续打动投资人,资本市场愈发谨慎的大趋势下,国内Biotech企业开始更聚焦核心管线。由经营性Biotech转向平台型Biotech成为Biotech企业的选择之一(此处的平台型Biotech是指以BD交易、并购为目的的企业)。
2024年6月,Arrivent与康宁杰瑞达成合作。双方将利用康宁杰瑞的连接子载荷平台及糖基定点偶联平台,发现及开发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
2024年7月,Sidewinder与诗健生物达成合作,利用诗健生物ADC技术平台EZWi-Fit开发特定靶点的ADC产品。
此外,继2023年亘喜生物以12亿美元被阿斯利康并购后,信瑞诺医药、葆元医药、普方生物3家中国创新药企也于2024年被海外药企并购。
Biotech企业正在不断被要求轻装前行,并努力尽早完成商业闭环。不少企业已不再考虑将项目无限向后推进,而是聚焦早期研发,进行靶点发现、分子优化,将项目推进至一定阶段(通常为Ⅰ~Ⅱ期临床)后,迅速达成战略合作与授权。2024年BD出海交易的这一变化,或许能让新药研发行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也再一次提醒我们,真正有差异化、有价值的创新产品在任何情况下都脱颖而出。
技术领域变化
双抗逐渐“火”了
2024年1月1日至12月20日,我国累计发生的93项医药BD出海交易中,在技术领域分布上,除了多年来数量占据前列的单抗、小分子与ADC外,双抗也逐渐表现出登顶的潜力(详见图1)。从数量上看,2024年单抗、小分子、ADC领域的BD出海交易数量分列前三位,别为21、19与15项。考虑到这三者在医药研发上的基本盘数量,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三者地位暂时不会被撼动。
然而,如果说哪一领域有望在未来超越上述三者,那可能也就是2024年“爆火”的双抗了。
从2019年到2024年,双抗领域BD出海交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4年交易数量再创历史新高,且与ADC领域的BD出海交易数量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详见图2)。2024年,双抗领域共完成13项BD出海交易,已接近之前5年该领域的出海交易总数量(14项)。同时,对比全球与国内双抗BD交易在所有新药BD交易中的数量占比情况可以发现,全球双抗BD交易占比仅有9.75%,而国内有13.98%的BD交易集中于双抗领域。这一点说明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双抗BD交易的集中地,更直接地彰显了我国双抗技术在全球的重要地位。
继国内ADC出海热潮之后,下一个热门很可能是双抗领域。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高质量双抗企业完成BD出海交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千款双抗在研药物,其中超过400款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而更关键的是,对比全球与国内双抗在研管线数量,除上市产品外,从临床前到Ⅲ期临床阶段,几乎每个阶段都有近一半管线来自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处于Ⅲ期临床阶段的管线这一特点最为明显。
适应证方向变化
自免市场越来越大
在一路走高的BD出海交易中,除了新药技术类型有着较大的变化外,适应证类型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在以往多年里,BD出海交易的资产大多集中于肿瘤用药,具体的缘由较为复杂,但有四点原因起到的作用较大。
一是肿瘤患者群体数量大。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的新发病例数约为每年406万。
二是肿瘤治疗经验丰富地。大多数Biotech企业多围绕创始人的工作经验开展工作,导致国内Biotech企业赛道相对集中。
三是肿瘤患者支付意愿高。不同于常规慢病,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较高,且支付意愿较强。
四是临床试验环境相对成熟。在新药临床试验环节,肿瘤患者的临床试验意愿与配合都明显更高。
不过,随着进入肿瘤治疗领域的企业数量逐日增多,该领域管线同质化竞争局面日益恶化,肿瘤新药研发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有意避开肿瘤市场,向着自身免疫性疾病(自免)、感染与代谢性疾病等领域进军。
对比全球与国内BD交易的疾病领域分布可以发现,2024年全球新药BD交易主要围绕肿瘤、自免、神经与代谢四大领域进行,而国内则主要围绕肿瘤、自免、眼科与代谢四个领域进行(详见图3和图4)。这一方面显示出海内外在肿瘤、自免与代谢三者的布局情况类似,自免药物出海的底层逻辑得到了印证;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神经系统新药BD出海有所欠缺。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国内自免领域BD出海交易数量逐年增长,2024年自免领域完成13项相关交易,创历史新高。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由于自免疾病在发达国家的治疗普及率远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在国内自免市场远不及海外市场的前提下,出海似乎已成为国产自免管线成功的必然选择。再加上除银屑病以外,特应性皮炎、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领域目前确实存在不少迫切的临床需求,从长远角度来看,自免药物出海确实具有不错的匹配性。
总体而言,BD出海之所以能逐渐成为我国创新药市场的中坚力量。一方面是国内资本市场下行趋势下的妥协之法,更是药企为了“活下去”而使用的手段,是国内企业海外商业化运营能力不足的最终体现。另一方面BD出海交易频繁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内医药创新能力正在逐渐得到认可,优秀的创新技术和创新药项目在海外仍有很高的评价。
“不断变化”是近年来国内BD出海交易的真实写照。而做到识变还仅仅是第一步,后续的应变与求变更为重要。就上文中提到的2024年BD出海交易四大变化而言:
对于NewCo模式的出现,企业应重点认识到其“聚焦”的核心优势,从而根据自身特点动态评估其适用程度,而一旦作出决定之后,则要求迅速地做出回应,达到主动求变的要求;
对于营收模式的变化,在认识到宏观市场的趋势之后,非头部企业应作出转变,主动以自身优势创造更核心的产业价值;
对于双抗的崛起,通过对比海内外双抗领域发展趋势,企业应在合适时机紧抓“风口”,并以自身优势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勿鲁莽入局;
对于自免市场的增长,要在始终贯彻新药的“差异化竞争”的同时,适当将资源转向市场空白,市场竞争更和谐的其他领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作者单位: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