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上游原材料货源不稳 下游制剂方先发制人 原料药竞争向全产业链渗透

  • 作者:吴惠芳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 2019-01-20

  近年来,原料药行业整体门槛提高,不仅体现在环保投入上,还体现在上游原材料产业布局及下游制剂类产品的联动上,竞争要素已渗透至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如开展口服制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倒逼原料药优质低价;制剂企业要占有、布局产业核心制高点,就要求对上游核心原材料进行把控,以应对原材料价格突变和货源紧缺。


  在药品带量采购、市场要求优质低价的形势下,原料药成为药品价格竞争的杀手锏,掌控原料药成为制剂行业竞争目标。



  大宗原料药价格回落  制剂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加速延伸


  2017~2018年是某些大宗原料药的涨价周期。以维生素、有机酸类以及抗生素类原料药中间体为代表,自2017年上半年开始,大宗原料药价格陆续上涨,经过半年多的动荡,2018年下半年价格开始纷纷下挫,甚至回到原点。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处于饱和,而供方现有或潜在产能大于需求增长。此次涨价周期的主要原因有突发环保事件和安全生产事件,以及上游原材料供货不畅,并非市场需求所致。


  通过此轮大宗产品价格涨跌可以看出,具有市场主导地位的制剂企业开始向上游延伸,特别加强了对关键中间体的布局,以形成稳定的供应链,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如花园生物进入羊毛脂、胆固醇领域;新和成生产柠檬醛及其下游产品;维生素C企业要确保山梨醇来源等。由此可见,制剂企业向产业链更前端布局,将进一步提高原料药行业的进入门槛。


  小品种原料药包销  明为垄断实为制剂竞争的延伸


  近年来,原料药包销现象时有发生,主要集中在产量不大、虽有一些批准文号但实际正常生产的厂家很少的品种上。相关制剂厂家大小分散,用量不均,为原料药被包销提供了客观条件。但也有个别原料药,确实是因为生产线停产、搬迁,或化工原材料断货,无法正常生产,从而造成市场短缺。这类原料药不属于包销,其价格上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些原料药被包销,并非原料药企业的主动行为,而是制剂经销方的一种竞争手段。特别是针对制剂招投标,包销方通过控制原料药供货方式,迫使竞争对手在制剂招标上让步。包销方会向原料药生产厂支付预付款甚至提价,以保证原料药的销售渠道掌握在自己手中,进而使某种原料药定产定量供应少数制剂企业。对竞争对手而言,只能继续拉高价格,或被拒绝供货。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原料药供货渠道的制剂方会在药品招投标上拥有较大的主动权,而没有原料药来源的制剂方则不得不让出市场。


  这种营销方式也让制药行业发生了洗牌,谁掌握了原料药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原料药厂家也乐于如此,因为以往采购方会拖欠货款、压低价格;而有了稳定的下游用户,产量和货款都能得到保障,原料药企业只需保证供货和产品质量。


  虽然有关部门已出台原料药制剂关联审评相关政策,但现成经验并不多,真正落地也有待时日。这种包销方式实际上也为关联审评埋下了伏笔,原料药未来或将走上特供、专供道路。


  原料药品种选择  从价格导向到资源导向


  原料药品种选择源自市场,哪个品种价格高,其就是市场热点。对这种市场机会型产品的选择,需要企业具备很高的市场灵敏度和快速进入通道。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拥有资源性和产业链独占性的产品,将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关键。


  当前,打击药品回扣、治理不合规经营、降低药价、推进优胜劣汰、促进产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导向。为适应市场形势,原料药企业必须在产业链布局上凸显优势,才能继续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作者系北京东方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惠芳)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