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首页>>中国医药记忆

建设有中国医药特色的麻醉药品厂

  • 作者:孔震宇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 2019-08-23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推进,60年代成立的国家级医药工业托拉斯——原中国医药工业公司走到了转型与前进的关口。作为全国性的医药化学原料生产管理机构,原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已完成历史使命,如何继续向前发展,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考。

  

  经过原公司领导与全体员工的认真讨论,最终确定了发展方向:要从管理型向生产型、投资型、经营型转变,要建设有中国医药特色的、专营麻醉药品原料与制剂的药厂,建立北京中顺制药厂是重点工作之一。

  

  克服困难 积极筹建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调研、选点、报批等前期准备工作,1990年,原中国医药工业公司领导确定在北京顺义北京卫戍区三师院内,利用三师原拟建药厂的厂房与仓库,由原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与北京卫戍区三师合资建设北京中顺制药厂。

  

  建设北京中顺制药厂得到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有关司局的支持,原中国医药工业公司领导将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成立筹建办公室;筹建工作由原总经理聂应凯主持,包括我在内的开发处全体人员参与。

  

  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全力以赴投入建厂工作。从北京市区到顺义有60公里,筹建处只有一辆旧吉普车。上世纪90年代的京顺路路况很差,每天往返在路上就要两三个小时,而大部分筹建人员通常是坐长途汽车,要花费更长时间。

  

  筹建之初,我们就深知领导班子与技术骨干对于制药厂的重要性。制药厂需要有领导能力、懂技术的干部,原青海制药厂厂长季燮震长期从事麻醉药品生产与管理工作,是担任中顺制药厂厂长的最佳人选。但是,就在我们建厂的前一年,季燮震因工作与家庭需要,被调到江苏省靖江市的一家葡萄糖厂担任副厂长。为了将季燮震调到北京,我们先后联系了江苏省、靖江市的有关领导,说服他们支持我们的工作;为获得季燮震的同意,我们半夜从上海启程前往靖江,天没亮就来到他家,征求他的意见。终于,我们得到有关领导和季燮震本人的同意,将他调到北京中顺制药厂。

  

  在那段时间,我们还先后走访了石家庄、张店、绍兴、西宁、桂林、沈阳、唐山等地,招聘与借调必要的技术人员,充实北京中顺制药厂的各个关键岗位,组建了由生产到经营的专业队伍。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北京中顺制药厂于1994年11月9日正式开业,生产阿片粉原料、含可待因制剂、复方甘草片等国家控制的精神药物。在管理上,北京中顺制药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一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成为北京中顺制药厂能够顺利发展的制度保证。

  

  保证质量 科学规划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自建厂初期,北京中顺制药厂就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在完善自身质量保证体系的同时,不断学习同产品企业的经验,改进了阿片粉与甘草片的生产工艺,特别是提高了成品纯度与片剂的生物利用率,成品质量达到国内同产品的先进水平。

  

  一流的企业不能缺少科研。在建厂的同时,北京中顺制药厂成立了科研中心,不断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不到几年的时间,北京中顺制药厂就从只有两个品种增加到近十个品种,并有几个二类品种在研发上报待批之中。

  

  规划决定企业的前进方向。建厂不久,北京中顺制药厂就组织相关人员针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开展调研,着手制定五年、十年发展规划。同时,坚持开源节流,加大投资力度,新建河北廊坊生产基地、北京顺义牛栏山新厂,增加新品种和新剂型。

  

  2000年,北京中顺制药厂年生产能力已达片剂20亿片、原料药20吨,生产品种有7个。其中,麻醉药品2个、二类精神药品2个、普通片剂2个、一类精神药品分装1个,北京中顺制药厂成为国内主要生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专业制药厂。同时,北京中顺制药厂在生产经营中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以生产出优质产品为己任,凭借较高的信誉和优质服务赢得了广泛的市场,产品除在北京销售外,还行销华北其他省市以及东北、华东、西南等地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1年,北京中顺制药厂为迎接药品GMP认证,对厂区、部分厂房、仓库、化验室等进行了整改,其中改造生产厂房1860平方米、仓库1360平方米,并对所有生产设备按GMP标准进行更新。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中顺制药厂于2001年底通过国家药监部门的GMP认证检查,获得药品GMP证书。

  

  北京中顺制药厂的发展历程是原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原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也走出了成功之路、胜利之路。(作者为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孔震宇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