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怎样看待皮肤微生态?

  • 作者:张博 何聪芬
  • 来源:
  • 2019-12-13


  皮肤微生态、微生物、菌群成了最近化妆品界的热门词汇,主打"平衡皮肤微生态"、"微生态护肤"等新概念也在冲击着消费者的认知。你一定很好奇,皮肤微生态是什么?皮肤微生态与皮肤健康有什么关系?皮肤微生态如何与化妆品相联系?微生态护肤是新风向还是噱头?今天我们从什么是皮肤微生态,皮肤微生态对皮肤健康有什么关系与微生态护肤三个维度,一起走进皮肤微生态的世界。


  1.什么是皮肤微生态?


  地球是个生态系统。想必大家对于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我们能自然而然想起是不同种类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不同的生存环境(例如热带雨林,平原,沙漠等)共同组成地球这个生态系统。地球作为生态系统不仅有生物的多样性,而且有环境的多样性。而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不同的环境与物种之间每时每刻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因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地球的动态平衡。


  同理,如果我们用地球生态系统由多样的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点来认识皮肤的话,皮肤也能被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痤疮丙酸杆菌、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马拉色菌、人体乳头瘤病毒等细菌、真菌,病毒,螨虫组成皮肤微生物的多样性。活跃在皮肤表皮的细胞有: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等构成皮肤细胞的多样性。


  从环境多样性的角度来说,皮肤作为生态系统皮肤不仅仅作为在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理保护屏障,皮肤本身还具有环境的特性,体现为丰富多样的皮肤微生物提供了生存和居住的场所(图1.各部位皮肤的微生物分布图)。例如,皮肤有油脂丰富的环境,集中在额头、鼻翼和背部;皮肤有属性潮湿的环境,集中在腋窝,脚趾;皮肤有属性干燥的环境,集中在手掌和臀部;皮肤有密度多样化的环境,集中在毛囊,皮肤皱纹。正如骆驼生存在沙漠,热带植物生存在热带雨林一样,不同的微生物依据自己生存的属性也会选择不同的皮肤环境,例如痤疮丙酸杆菌喜好油脂丰富的环境,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喜好属性潮湿的环境。因此,不同的微生物和微生物之间,不同的皮肤环境和微生物之间,也在每时每刻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皮肤的动态平衡。


  总之,皮肤微生态,我们可以理解为由皮肤细胞、不同组织、各类分泌物构成的皮肤环境和多样的微生物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简称皮肤微生态(图2.皮肤微生态模型图)。

微信图片_20191213174249

图1.各部位皮肤的微生物分布图


  2.皮肤微生态对皮肤健康有什么关系?


  与微生物息息相关的皮肤微生态系统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就伴随着母亲分娩通道的菌群开始形成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习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气候、温度、紫外线),菌群数量开始增多,菌群的丰富度也在增加。就像物种的增加减少,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地球生态平衡一样,皮肤环境的变化,皮肤表面微生物的改变也在影响着皮肤的状态的平衡。换言之,皮肤微生态的平衡与皮肤健康息息相关。


  皮肤的微生物菌群是什么样的呢?皮肤的菌群分为两大类别:


  一类是"持有许可证",在健康皮肤定居的常驻菌群,如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链球菌、丙酸杆菌等等,它们的数量和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个体而异。它们可视为皮肤的共生体,也是皮肤菌群的主要成员。它们通常不具有危害性,还会分泌帮助皮肤抵抗刺激的物质。不过,一旦常驻菌脱离特定的环境,它们也有可能导致皮肤疾病。


  另一类是"非法停留的暂驻菌",通过握手,玩手机等接触外界环境而侥幸与皮肤浅层获得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短暂接触,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等。


  为什么这些菌群的平衡对皮肤健康很重要呢?菌群的过度增值或者过度缺乏,将导致皮肤微生态的失衡,进而引起或恶化皮肤疾病,如痘痘、过敏性皮炎、银屑病、头皮屑(图3.不同皮肤问题下微生物变化图)。具体来说,过敏性皮炎是频繁发生在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长期炎症,目前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Kong等科学家研究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与过敏性皮炎相关的菌群,而过敏性皮炎的严重程度与细菌多样性的减少有一定关联。斑块状银屑病和滴状银屑病被证明与链球菌的感染有关。痘痘是由皮肤常驻菌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引起的长期皮肤炎症。毛囊皮脂腺是油脂排出的重要通道,当油脂的分泌速度大于排出速度时,就出现了毛孔堵塞的现象。油脂含量丰富的厌氧环境使得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生长,这时痤疮杆菌分泌的物质不仅远远超过皮肤本来的承受力,反而因为毒性和刺激性激活皮肤的免疫应激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的丘疹和囊泡。头皮屑,作为我们并不陌生的轻微的头皮炎症,马拉色菌被证明是导致头皮屑的最主要原因,并且随着头皮屑严重程度的增加,马拉色菌、青霉菌的丰富度也在增加。

微信图片_20191213174313

 图2.皮肤微生态模型图


  什么因素可以影响皮肤微生态的平衡呢?性别、年龄、季节、种族、心情、压力、内分泌、代谢、生活习惯都能影响皮肤的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皮肤的微环境,进而作用于皮肤微生态。例如过量饮酒会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缺失,进而影响皮肤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导致皮肤屏障能力的下降和感染率的增加。过于频繁的清洗也会扰乱皮肤的菌群平衡,加大皮肤受刺激的可能性。又例如,人体pH范围是4.2到7.9,温度范围是29.5摄氏度到36.6摄氏度,不同的温度和pH可以促进或者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图4.正常皮肤pH与温度的分布图)

微信图片_20191213174334

图3.不同皮肤问题下微生物变化图


  A.患有特异性皮炎的12名儿童,与11名健康儿童细菌丰富度对比图;B.6名银屑病病人的感染区与非感染区的细菌丰富度对比图;C.49名痤疮患者与52名健康个体痤疮丙酸杆菌菌种丰富度对比图;D.4名头皮屑患者与3名健康个体真菌丰富度对比图。

微信图片_20191213174352

 图4.正常皮肤pH与温度的分布图


  3.微生态护肤


  在清楚认识了皮肤与微生物的关系之后,除了关注皮肤本身,关注与皮肤与微生物的关系,通过调节皮肤的菌群来平衡皮肤状态的思路就不难理解了。就好像是酸奶通过微生物发酵来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健康一样,微生态护肤是指基于皮肤微生态的科学,在化妆品成分中添加能够促进有益菌生长,或者抑制有害菌增殖的活性原料,帮助皮肤维持微生态平衡,预防皮肤问题发生的护肤概念。


  随着对皮肤微生态的认识,对于化妆品行业的研究人员来说,迎来了巨大的机会与挑战。这是打开"维持皮肤健康"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无论是沉淀多年的化妆品界巨头,还是新兴的后起之秀,都在快马加鞭研究皮肤微生态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目前最常使用的微生态化妆品有两大开发思路:一是添加促进有益菌生长的益生元,或是添加抑制有害菌的抑制剂;二是直接添加皮肤益生菌。但是现阶段,从研究层面来说,我们对于皮肤微生态的认知和机理还知之甚少,个体差异与益生菌、益生元的兼容性问题,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平衡度问题,仍需要大数据的支撑和进一步研究。从应用层面来说,如何保证益生菌在常温下保持活性,添加益生菌的产品如何进行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如何储存等诸多问题仍需解决。


  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在成分表或者化妆品宣称中看到的某某菌发酵提取物,某某菌滤液,都是皮肤微生态应用的初步成果,我们无需再"谈菌色变"。除了等待技术更新,产品迭代,我们需要:1)合理清洁:既不过度清洁破坏菌群多样性,也不忽视清洁助长有害菌在皮肤上的故意停留。2)促进代谢:通过合理饮食,合理运动等方法,通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皮肤与菌群之间的物质交换,如营养摄取,废物排泄等。3)提高认知:通过化妆品科普文章的阅读,皮肤专家讲座,科普动画等方式,用更加科学和客观的角度看待我们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例如不再一味认知防腐剂对人体有害,不再使用护肤品后不拧紧瓶盖,不再使用开封时间较长的化妆品等。


  因此,皮肤微生态就是在探索皮肤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问题。皮肤微生态与皮肤健康息息相关。微生态护肤也不是天花乱坠的噱头,而是解决皮肤问题的突破口,化妆品行业发展的契机,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的新风向。


(责任编辑:陈燕飞)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