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中药材切片与中药饮片的思考与探讨(上)

  • 作者:刘红卫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21-05-12

中药材产地加工是指为了防止药材霉变与成分流失,剔除杂质与非药用部位、便于干燥与包装、方便仓储与物流运输等目的,在产地对中药材趁鲜切制成片、段、块、条、丁、丝、瓣等形状的原药材(即仅改变形状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原药材)的过程。产地加工后的中药材是用于炮制中药饮片与中药制造生产的原料,经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与中药饮片GMP认证资质的企业检验合格,再经过精选或炮制后方为中药饮片,才能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


中药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历史悠久


2019年8月,甘肃省药监局发布关于当归等5个产地加工片标准与产地片加工技术规范,并于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是定性中药材产地加工片、把中药材产地加工合法化的良好开端,符合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据笔者了解,这5个产地片标准与加工技术规范在甘肃省执行良好,目前当归与党参在产地切片的比例约占原药材总量的35%-40%,而甘草、黄芪、红芪则高达50%以上,5个品种切片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另外,黄芩、柴胡、防风、独活、大黄、板蓝根等品种,在产地切成片再卖出的也越来越多,不但为老百姓带来实惠,同时也提升了产品质量。


中药材前端是农副产品,后端是药品,中药材用量的80%是人工种植品种。目前,种植中药材的省份与大品种产地形成、中药材产地加工与切片的机械化程度不断上升,中药材切片的用量不断增加。


从历史传承看,中药材特别是道地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历史极为悠久。当前我国中药材产地加工者大多仍是农民,农民种植采挖的鲜药材若没人收购或不及时收购,就很容易变质坏掉,所以很多药农选择自己进行初加工以防药材变质。


中药材产地加工亟需加强监管


合法的中药饮片生产必须符合GMP要求,但现实却存在一些地下饮片加工厂,他们大多散落在城乡结合部的一个个村庄,打着产地初加工的名号,成为大多数正规饮片生产企业的“前处理车间”或生产供应商,并发展成为专业切片加工集散地,如黄芩村、沙参村、射干村、白芍村、桔梗村等。中药材在产地是农副产品,加工成饮片后是药材。但产地加工后比如甘草加工后,是饮片、砍片还是产地片、片状原药材?谁来监管? 中药材产地加工门槛低、参与者众多且基本上都是农民,产地加工亟需加强监管。


目前,我国常用中药材有600多种,其中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养,种植面积近9000万亩,占中药材用量的80%。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加工成片非常普遍。


正规饮片企业“空心化”


中药材产地切片和饮片加工是中药生产中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从历史来看加工与炮制基本上是一体化的。前堂后店、看病抓药、一步到位,原药材与饮片并没有明显的区分与界限。市场经济时代中药材流通量加大,但产地分散产量小、产地偏远难集中,为了防止鲜药材在产地变质,才有了产地初加工与饮片加工的划界与区分,并逐渐被人为地分离成了两段独立的加工工艺体系,虽然方便了药材贮藏与长途运输,但却忽略了药材品质形成的内在规律。分离成独立的两个阶段后,其弊端逐渐显露。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GMP认证的正规饮片厂产品可以合法进入医院、零售药店和药厂,有了终端销售权。但他们需要提升硬件设施、组建管理团队,检验技师、设备维护、机械加工、生产工人等专业人员。在按照GMP的规章制度与生产流程生产的饮片成本高,尤其是主产地的大品种与批次加工量少的品种成本出现倒挂。而小的切片加工户费用少成本低、质量好要价低、对市场反映灵敏。于是在市场的选择下,二者各自发挥优势,变成了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


这也导致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一些正规中药饮片厂只生产几种或几十种饮片,或成为产地中药材切片的分包装商,有的收购产地切片后再进行炮制,有的则是通过净选分级后换成小包装直接销售。尤其是中小型饮片厂,由于加工成本高,很多加工机械都成了摆设。


市场的法则是:谁的质量好,谁的成本低,谁的效率高,谁就能胜出、能发展。如何引导中药材产地加工规范发展,值得业内研究思考。(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刘红卫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