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早诊早筛规范化治疗助力患者高质量长生存 2024无锡肺癌防治产业大会举行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董笑非) “早筛早诊”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据悉,对于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70%以上。然而我国有约75%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肺癌晚期,错过了最佳根治性治疗时机。1月13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指导,无锡市科技局和无锡市卫健委主办,无锡高新区管委会承办,阿斯利康中国协办的“2024无锡肺癌防治产业大会暨第一届肺癌防治周”在无锡举行,众多肺癌治疗领域的大咖专家、业界领军人物等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合力探索构建全新肺癌诊疗生态圈。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到2030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主要目标。而肺癌作为国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早期筛查,尽早治疗势在必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徐世东教授表示:“晚期肺癌通常会出现扩散、转移等问题。因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也更大,从而导致了我国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5年生存率则仅有5%左右。建议45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尤其是长期吸烟、长期接触二手烟或厨房油烟、有慢性肺病或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除了早期筛查外,还要加强靶向药物等精准治疗手段的使用,而精准治疗的前提是精准诊断。据介绍,基因检测使患者能够从治疗中达到最大程度的获益,促进医疗资源更好更合理地应用。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驱动突变基因,我国约有45.9%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伴有EGFR突变,从早期到晚期不同疾病阶段的肿瘤基因检测便可以明确肿瘤患者基因突变的靶点,包括耐药后产生新的基因突变等,进而使得患者有针对性地使用靶向药物,改善生存预后。
目前我国肿瘤基因检测在大部分地区仍属自费项目,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亚专科主任林根教授认为,随着患者对肿瘤基因检测的需求不断上升,建议通过多层次医疗保障共同发力,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肿瘤基因检测服务,让更多患者受益。
另外,规范化治疗能助力患者高质量长生存。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肺癌首席专家张兰军教授看来,早中期肺癌患者在术后进行规范的辅助治疗非常必要,通过使用有显著生存获益的早期辅助靶向药物,能够提高五年生存率。另外,为了提高手术切除的机会和改善患者的预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围术期治疗,即术前新辅助治疗到术后辅助治疗的围手术期全程靶向/免疫治疗模式,助力患者实现“早期治愈”的可能。
此外,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面临合并呼吸慢病的风险,“癌肺同治”的理念也随之出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珂教授表示:“肺癌和呼吸慢病互为危险因素,肺癌患者中慢阻肺病的患病率约为40%~70%,而肺癌患者也容易合并间质性肺病、肺栓塞、肺感染等,需要多学科共同干预。因此要充分考虑共病兼治与癌肺同治,个体化、规范化选择肺癌的治疗手段,提升患者获益。”
会上,阿斯利康携手生态圈企业瓦里安医疗、艾德生物等成立“肺癌防治产业联盟”,致力于肺癌防治、规范化诊疗以及肺健康的全病程管理,共同推进肺癌领域创新技术的开发和普及。此外,由江苏省内无锡、南京等11个城市、23家医院联合成立的“江苏呼吸介入联盟学院”也在大会上揭牌,通过多城市联动的模式,全面提升基层呼吸科的介入理论和实操能力,充分发挥呼吸介入技术在肺结节和肺癌精准诊断、全程管理、局部治疗和癌肺共治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