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我是化妆品检查员|王成:“干自己热爱的事,是一种幸福”

  • 作者:李易真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25-11-28

  在安徽省药监局第一分局(以下简称第一分局),药品化妆品生产监管组的王成是同事们心中精通业务的“多面手”。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扎根在监管一线,相继在基层药品稽查、药品化妆品生产检查等多个岗位就职,是名副其实的“老药监人”。2019年11月,经过多轮严格考评,他被正式聘任为首批国家化妆品检查员,成为安徽省获得该资格的第一人。


国家化妆品检查员、安徽省药监局第一分局化妆品检查员,扎根监管一线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检查经验。

国家化妆品检查员、安徽省药监局第一分局化妆品检查员,扎根监管一线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检查经验。


  严谨求证 用稽查眼光做检查


  2004年,王成通过公开考试进入药监系统,先后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以及巢湖市、合肥市药品监管部门从事药品稽查工作。2014年6月,因岗位调整,王成的工作内容从药品稽查转向药品和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虽然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但长达十年的药品稽查实践,使他养成了用稽查的眼光做检查的习惯。


  “过去做药品稽查,主要是通过查阅企业的生产记录、原料出入库记录、检验报告等资料,核对注册备案及包装标签资料,深挖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并进行风险研判。现在做日常检查,我们不仅要查看企业在生产环节是否规范,还要与企业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检验流程和放行管理,确保企业能够依法依规生产。”对王成来说,检查工作让他离企业更“近”了,能更好地用专业知识指导企业。


  2019年7月,在一次对某染发剂生产企业的飞行检查中,检查组组长王成带领团队迅速行动。他们一进入企业,直接亮明身份、表明来意,随即直奔原料库和生产车间开展检查,而没有按惯例召开首次会议。“如果给企业准备的时间,有些问题就很难再发现了。”王成解释。在原料库,检查组发现该企业原料管理混乱,不同性质的原料随意堆放;在生产车间,检查组发现设备内还残留着上批生产的物料,物料桶内正在使用的铁舀、铁铲等工具明显锈蚀,存在污染产品的风险……不仅如此,在比对产品注册资料、包装标签和批生产记录时,王成还发现有两批次染发剂在生产过程中多添加了一种原料。由于该企业使用代码标注原料,确认非法添加的原料存在难度,王成追查了原料的领用记录,并仔细比对原料出入库记录与批生产记录。经调查,检查组最终确定该企业非法添加的原料是香精。


  “染发剂中添加未经批准的成分,不符合《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中生产管理相关规定。此外,香精是一种常见的致敏原,敏感肌肤人群使用含有香精的化妆品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未经批准添加香精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风险。”王成向企业负责人说明违规原因。


  经检查,该企业存在7项严重缺陷和16项一般缺陷,被判定为检查不通过。检查组将所有证据完整移交给当地药监部门,为当地药监部门后续依法追责企业提供了坚实依据。


  严守原则 指导企业合规发展


  在监管一线,王成时常面临企业的质疑,但他总是以专业严谨的态度、有理有据的沟通,从容应对每一次挑战。


  在一次对某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检查中,王成发现该企业未按照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开展微生物检验,随即依法出具了整改通知。然而,企业总部对此提出异议,称其生产的产品中只有少部分在中国销售,大部分产品是出口欧盟,而检验方法符合欧盟标准,不应被认定为缺陷。不仅如此,该企业还派出质量负责人、研发人员及法务人员等6人,来到王成的工作单位当面沟通。


  面对质疑,王成沉着回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确实存在差异,但只要有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就必须严格遵守中国的法规标准。”他耐心地向企业解释了我国相关法规的具体条款和要求,最终企业接受了检查结果,并按照我国有关法规进行了整改。


  在王成看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关键要区分是无意的行为还是故意的违规。由于无意的行为或者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产生的问题,企业是可以通过整改来解决的;但对于故意造假,隐匿、销毁或提供虚假资料,生产经营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化妆品的行为,他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


  2024年10月,王成在参与国家药监局对某化妆品生产企业的飞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在2024年9月30日前生产的18批次产品均未执行成品放行审核,现场抽查的3批次产品批生产记录中也未见“成品放行单”等审核文件。这意味着该企业未有效落实产品放行审核制度。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检查组发现该企业其实已经建立了产品放行审核制度,明确规定仓库必须凭借成品检验合格报告单及成品放行单才能放行产品。这说明企业并非对相关法律法规一无所知。最终,检查组对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依法依规给出检查结果。


  如履薄冰 源于责任与热爱


  一直以来,王成都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心态。他深知,每一个监管决定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关系到整个行业的走向,“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尽管工作压力大,王成却从未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后悔。在多次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中,许多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检查员陆续转岗或离开监管一线,而他仍选择留下。问及坚守的原因,他坦言自己对检查工作是“真爱”——“干自己热爱的事,是一种幸福”。


  工作二十余年,王成依旧保持着高涨的工作热情。早上,他通常会提前半个多小时坐在工位上,为当天的检查任务做准备;深夜十一点,他经常在家整理检查报告或撰写案件材料。当记者感叹其工作强度时,他却淡然地表示:“很多检查员都是这个工作状态,我们早就习惯了。”


  这份坚守与付出,也让他见证了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王成刚担任化妆品检查员时,我国的化妆品监管法规尚不健全,许多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概念。但是,随着《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我国化妆品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也对化妆品检查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化妆品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新原料、新产品层出不穷。作为检查员,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各种新的法规条文,跟进行业发展,否则很难发现问题。”为此,王成经常参加各类培训,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如今,王成依然奔波在检查一线。他常说:“每次想到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句朴实的话语,正是一位“老药监人”坚守初心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