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焦虑”如影相随怎么办

  • 作者:衣晓峰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21-09-09

  2020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2020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8%,抑郁症患病率达2.1%。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强调,要进一步推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心理促进行动的相关要求,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持续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开展焦虑、抑郁、失眠、自闭症等疾病的监测,深入探索社区综合干预模式,以降低这些疾病上升的势头。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黑龙江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王新本指出,随着公众对自我身心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焦虑”已被视为社会流行病的标签。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全球范围内,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5%~25%,12个月患病率为3.3%~20.4%。其中一些焦虑障碍,尤其是恐怖症、社交焦虑以及分离焦虑等,起病往往很早,平均起病年龄为5~10岁;另一些焦虑障碍,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起病相对较晚,平均起病年龄为24~50岁。


  焦虑客观存在


  焦虑本身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形成情感性或生理性疾病,并开始影响人类健康。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根据自我遭遇的威胁来源,通常将焦虑概括为以下三种。一是神经症性焦虑。客观威胁没那么大,但个人主观感到“压力山大”,这种焦虑往往和客观情景不符,是压抑在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于人格内在的冲突。二是道德焦虑。是道德、法律和自我理想的“产物”,如对自己要求过高,渴望尽善尽美。如果自我行为不能“超我”,就会自我惩罚,引起道德层面上的焦躁。三是现实焦虑。是对现实、客观的威胁、灾难及危险所折射的焦虑。一般反应主要有惊慌、躲避及恐惧、愤怒与攻击等。


  不必自我否定


  社会的变革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养老等方方面面,需要人们与时俱进,尽快适应。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不能做出心理调整,就容易因为焦虑而促发一定的生理、心理等反应,如肌肉高度紧张、呼吸加快、血压上升、心慌、胸闷、出汗、口干、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尿频等自主神经症状;还易伴随焦急、紧张、恐慌、烦躁不安等情绪,久而久之,失眠、心情低落、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易被惊吓、敏感、烦恼,且事事担心等诸多“心病”就会潮水般纷至沓来,最终形成强迫、回避等行为和运动性不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事实上,人们往往无法离开、避开焦躁烦心的事情或情境,如考试、职称评比、重要岗位应聘,或面临毕业季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尽管害怕对未知的不确定或结果的不理想,却无法逃避,不得不去做,往往使人体验到强烈的无助感和失控感。在这样的情境下,人们的认知功能、判断能力就容易发生“滑坡”,继而被失意、压抑和失眠所“绑架”,对任务无从下手,否定自己,甚至失去了自尊、自信,自我价值感也荡然无存。


  在这个时候,可以按下“暂停键”,尽量让自己安静下来,客观看待目标和任务是否有不可控的因素,学会接受这些无法控制的事实。之后再冷静地分析这些工作,将其具体化,分解成自己能够处理的部分,各个击破,逐一化解,解开难题后,要及时肯定自己在此过程中的努力与价值。


  学会调神养心


  面对焦虑,要提醒自己以建设性的方式去处理,如爱、包容、释怀,去代替压抑、回避、攻击反应,待平静之后再去沟通,慢慢练习就会掌握应对焦虑的方法和技巧。而如果焦虑情绪持续存在,经过自主调节仍没有改善,就要评估其是否在自己可以承受和处理的范围内,不能够只依靠忍耐与自我煎熬,这时应尝试找好朋友倾诉沟通,或者通过适度的体育运动宣泄情绪。当然,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规范使用药物或接受专业的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方法的治疗,以驱散焦虑的阴霾。


  为了减少焦虑的反复发作,日常中,除了具体的医疗干预措施外,对于个体的心理、生活等方面也要进行调护。饮食上应避免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粗粮、鱼类;同时杜绝酒精、咖啡因、烟草等物质;起居上要摆脱各种刺激源,早睡早起,尽量少熬夜或久卧;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骑车郊游等均可营造平和的心境;也可以进行冥想等放松训练,或者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衣晓峰)



(责任编辑:宋佳薇)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