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常规护理措施

  • 作者:赵辉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24-08-08

  一、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地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等,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二、哪些疾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


  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方法,其适应证有以下几方面:


  1、急性肾功能衰竭:通过透析治疗,迅速清除体内的毒素和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慢性肾功能衰竭:Scr≥884μmol/L(10mg/dl);BUN≥35.7mmol/L(100mg/dl);Ccr≤5ml/min。


  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毒物能够通过透析膜被析出,毒物剂量不大与毒物作用速度不太快的可进行透析,应争取在服毒后8~16小时以内进行,应行紧急透析。


  4、其他:(1)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的急救;(2)肝胆疾病,如肝功能衰竭、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完全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前准备;(3)水电解质紊乱,如各种原因稀释性低钠血症与高钾血症;(4)精神分裂症;(5)牛皮癣。


  三、治疗方法分类


  血液透析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大类: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


  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又分为三种:常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


  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又叫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但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扩展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四、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常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在血液透析结束后的护理也十分重要,这也是有效预防血透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阶段,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基础护理:在结束透析后仍需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体重等生理指标进行检测。需检测患者的肌酐、尿素氨等指标水平,关注其是否有电解质紊乱情况发生,进而结合其各项生理指标水平进行调整,为下一次透析方案的制定做准备。同时,在结束透析治疗后,很多患者会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认为血透能够完全满足其自身清除代谢产物的需求,进而对饮食不加节制,如此一来往往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最终反而可能影响血液透析效果,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此,在患者规律性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的肾功能状况,并结合血液透析次数以及血透间隔时间、透析液组成成分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食谱。在具体饮食中需以高维生素、低盐低钾以及适量补充蛋白质及热量为主,从而在确保自身营养需求的同时,避免加重身体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液体入量限制: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尽管其需要频繁接受透析,但仍需要对液体的摄入量有一定的限制。针对无尿患者一般限制其每日摄入液量在1000ml左右。另外还需结合患者的体重变化对其出入液量进行评估,并进行科学的调整。


  生活护理:对于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由于受到毒性产物以及体内废物蓄积的影响,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神经精神性症状,对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在血透后的意识状态,以及神经体征,还需要及时做好脑病防护工作,可适当增加床挡、约束带等。


  用药护理:血透患者在治疗中往往需要用很多药,而且大部分药物都需要经肝脏或是肾脏排泄,因而在其用药治疗中就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以保护肾脏,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


  心理护理: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其病情多较为严重.因而在其治疗中就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护理疏导,以帮助患者缓解透析治疗及疾病本身带来的心理损害,提升其治疗信心。


  预防感染护理:在透析前后,为了避免感染的发生还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在透析前后需严格做好机器、器械消毒工作,同时还需要求接送患者人员均佩戴好口罩、帽子,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聊城海吉亚医院血液透析科 赵辉)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