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高血压防治科普知识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升高。血压的形成受心脏收缩力、血管阻力以及血液容量的共同作用,而高血压则是这些因素失衡的结果。高血压可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伤,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在公共健康领域占据重要位置。高血压的预防需要从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等多角度展开深入研究,力求达到降低患病风险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高血压的起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若存在高血压病史的个体,其血压升高的风险大幅增加。虽然遗传因素无法被直接控制,但了解这些基因的变异对于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因素。饮食因素是高血压的重要起因。首先,长期高盐饮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摄入过量的钠盐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使动脉血管承受更高的压力。高盐饮食还会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使血管壁增厚且僵硬,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剧了血压的升高。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也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影响血流阻力,使血压升高。缺乏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摄入也是影响血压的一个关键因素。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钾元素能够对抗钠的作用,帮助维持血压平衡。现代饮食习惯中人们的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往往不足,这使得高血压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运动会导致体重增加,体内脂肪堆积,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血压升高。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不仅会削弱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还会降低血管的弹性,使得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血压异常。长期精神压力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持续的压力会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进而使血压升高。压力还会促使个体采用不健康的应对方式,这些行为会进一步恶化血压状况。另外,睡眠质量的下降对血压有直接影响。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会打乱身体的昼夜节律,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血压调节失衡。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是一种隐匿性较强的慢性疾病,许多患者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症状,甚至在血压升高到危险水平时,症状依然不明显。其中头痛是高血压的一个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后脑勺的钝痛或压迫感,这种头痛多见于血压急剧升高时,在早晨醒来时最为明显。头痛的原因是血管壁的压力增高,导致脑血流的异常调节,从而引发疼痛;头晕或眩晕也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因大脑供血不足,或者内耳平衡功能受到影响所致,这种头晕常伴随着不稳定感,严重时甚至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或跌倒,头晕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往往与血压的波动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体位突然变化时更容易出现;视觉模糊是高血压的另一个常见症状。高血压对眼底血管的影响会导致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异常,进而引发视力问题。视觉模糊通常表现为看东西时出现重影、模糊不清,甚至在严重时导致视力的明显下降。眼底检查经常可以发现视网膜的微血管病变,这些病变是高血压引发的眼部并发症的早期征兆;高血压患者还会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的症状;高血压还会引发心悸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心悸通常表现为心跳加速、心前区不适,甚至出现胸痛的情况。这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肌供氧不足而引发的反应。呼吸困难则多见于高血压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在体力活动后或夜间平卧时更加明显。呼吸困难的发生提示高血压已经影响到心脏功能,也可能是心力衰竭的前兆。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症状外,高血压还会伴随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乏力、失眠、情绪波动等。这些症状虽然不如头痛、头晕等表现明显,但也是高血压影响全身健康的信号。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保持健康的饮食。在日常饮食中,减少食盐的摄入可以降低高血压发生概率。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离子积累,增加血液容量,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建议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高盐食物的过量摄入,特别是腌制品和加工食品等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同时,增加富含钾、镁和钙的食物摄入,可以更好的维持血压稳定。钾元素能够促进钠排泄,缓解血管的收缩,起到降压作用,而镁和钙则可以维持血管的健康。多食用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坚果和低脂乳制品,能够提供这些必要的营养素,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最后,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可以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这类脂肪主要存在于红肉、黄油、奶油和油炸食品中,适量选择植物油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亚麻籽等,可以促进心血管健康,减少血压升高的风险。
规律的运动。对于高血压的预防,规律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帮助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运动可以提高心脏的泵血效率,增强血管的弹性,从而减少血压升高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步行、骑行或游泳,以改善整体健康状态。运动还可以控制体重,减少体内多余脂肪的积累。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运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进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正确释放压力。在高血压众多因素中,精神压力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一个关键因素。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技术来缓解压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稳定心率,降低血压。保持积极的社交互动也是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与家人或朋友交流、参与集体活动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缓解内心的焦虑,从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另外,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的时间,避免过度劳累,能够减少精神压力的积累。最后,培养兴趣爱好可以分散注意力,缓解压力。
如何防治
药物控制。药物控制是高血压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首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常用的降压药物,这两种药物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或阻断其作用,减少血管收缩,降低血压。这类药物还能保护肾脏和心脏,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其次,钙通道阻滞剂(CCB)可以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张力,以达到降压的目的。此类药物能够改善血管的顺应性,降低血压波动,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此外,钙通道阻滞剂还能缓解因血压升高引起的心绞痛症状,具有多重治疗作用。最后,利尿剂能够增加肾脏排泄钠和水的能力,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常用于伴有水肿或心力衰竭的患者。该药物通常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降压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选择何种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定期调整,以确保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带来的健康风险。
定期监测血压。对于血压监测,因血压的波动性较大,在日常生活中受多种因素影响,监测血压可以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以识别潜在的风险。血压的定期监测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医生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定期的血压监测还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健康状态,促使其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血压控制效果。(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倪君)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