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脑中风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 作者:秦合伟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 2024-08-16

  在人类健康的广阔画卷中,脑中风如同突如其来的阴霾,不仅威胁着个体的生命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本文将深入探讨脑中风的风险因素,揭示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陷阱,并提供科学、实用的预防策略。


  一、认识脑中风:健康警钟的响起


  脑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严重疾病。它主要分为缺血性脑中风(约占85%)和出血性脑中风(约占15%)。缺血性脑中风通常由脑部血管堵塞引起,包括脑梗死和脑栓塞;而出血性脑中风则是由血管破裂导致的,如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脑梗死作为缺血性脑中风的一种,特指局部血管因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而闭塞,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脑中风不仅发病突然,而且后果严重,可能导致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甚至死亡。因此,了解它们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二、风险因素全解析:从源头把控健康


  1.不可控风险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的风险增加,脑中风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


  家族史:有脑中风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这可能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2.可控风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是脑中风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脑中风风险。因此,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保持血压在合理范围内至关重要。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持续偏高,容易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控制血糖水平,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定期监测血糖,对预防脑中风具有重要意义。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中风风险。通过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均会增加脑中风的风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增加户外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中风风险。


  心脏疾病: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易导致血栓形成,脱落的血栓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引发脑栓塞。对于存在心脏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进行抗凝治疗。


  肥胖: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温床,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间接增加脑中风的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脑中风。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可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三、预防策略大公开:守护大脑健康


  1.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均衡饮食:倡导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奶制品和健康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鼓励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对血管健康有害,应坚决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维持情绪稳定,降低中风风险。


  2.定期体检与监测


  血压监测: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血糖血脂监测:糖尿病患者和血脂异常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全面体检: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等项目,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3.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压力和挑战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会释放压力,避免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社交互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增强心理韧性。


  4.针对性干预措施


  药物预防: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以及降脂药物等,以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颈动脉狭窄严重且预期寿命较长者,可考虑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手术治疗措施,以降低脑中风风险。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能力通过实施科学的预防策略,将脑中风的风险降至最低。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让定期体检与监测成为我们守护健康的得力助手。(河南省中医院/秦合伟)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