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主办
- 中央新闻网站
揭秘心衰:心脏的“隐形杀手”与应对之道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如同心脏的“隐形杀手”,在不知不觉中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心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深入解析心衰的成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心脏疾病。
一、心衰的定义与成因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无法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困难、活动受限和液体潴留等,因循环淤血也常被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肥厚,最终引发心衰。
2.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长期以往可引发心衰。
3.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均可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诱发心衰。
4.心脏瓣膜病: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加重心脏负担。
5.心肌炎与心肌病:炎症或遗传因素导致心肌损伤,影响心脏功能。
6.其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结缔组织病等,也可能导致心衰的发生。
二、心衰的临床表现
心衰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早期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以下症状:
1.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或平躺时加重,是心衰最常见的症状。
2.活动受限:患者会感到体力下降,轻微活动即感疲惫。
3.液体潴留:表现为下肢水肿、腹水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水肿。
4.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多为白色泡沫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三、心衰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
心衰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血液生化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心脏结构及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2.治疗
心衰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非药物治疗三个方面。
药物治疗:是心衰治疗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RAAS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替米沙坦)、β受体拮抗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等。这些药物能够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疾病进展。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移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起搏器等。这些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
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调理和康复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平稳的心态、注意饮食调节(低盐低脂、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饮食)等。同时,适当的运动锻炼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心衰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1.预防
心衰的预防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具体措施包括: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避免长期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
治疗冠心病: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管理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并治疗各种心律失常,避免其对心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有助于降低心衰的发生风险。
2.日常管理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衰患者,日常管理同样重要。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和病情变化。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遵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
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自己是否出现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的情况,并及时就医。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的运动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等。
心理调适:心衰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应积极进行心理调适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五、特殊类型心衰的应对
除了上述常见的心衰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心衰需要特别关注。例如房颤引起的心衰就是一种常见的特殊类型。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房颤不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还可能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治疗房颤本身外,还应关注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心衰的发生。(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普永红 窦健霖)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