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APP
首页>>旧版网站

【国家科学技术奖巡礼之食品篇3】 吴黎明:与蜂产品质量安全“较劲”

  • 作者:宿志红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报
  • 2018-04-12

       中国医药报记者 宿志红 报道  ”吴教授,您还不回家吗?”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吴黎明加班时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每次听到这样的问话,吴黎明都只笑笑。“实验进行到关键时刻,任何节假日、休息日都得放弃,过年也不例外。”他这样对记者说。


       在团队成员心里,跟着吴黎明搞科研虽辛苦却有成就感。吴黎明的助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晓锋对此深有感触:“吴老师有一股‘较劲’‘不服输’的精神,常常是越遇到难题越兴奋,不一鼓作气做出成果不罢休。”


       正是这种“较劲”“不服输”的精神,使吴黎明带领团队在十五年中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吴黎明牵头完成的 “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图为吴黎明在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要实现蜂产品全产业链质量控制


       我国是养蜂大国。据吴黎明介绍,目前我国蜜蜂饲养量达820万群,蜂蜜、蜂王浆和蜂胶年产量分别约为45万吨、4000吨和350吨,其中约1/3均用于出口,蜂产品生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蜂产品行业长期存在生产效率低、传统加工技术落后、质量检测技术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蜂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行业的健康发展。


      “蜂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因复杂,涉及蜂业生产全产业链,包括蜂场设置与环境、蜂群饲养管理与药物使用、产品采收贮运与加工等环节。”吴黎明表示,单纯依靠检测难以保证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有必要针对可能影响产品生产加工效率和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展开攻关,实现全产业链控制。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蜂)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吴黎明团队经过多年攻关,终于完成了“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从源头开始,对蜂产品进行了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控制。

       

       传统蜂胶加工中采用聚乙二醇溶解,长期服用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创建的蜂胶低温湿法超微粉碎技术,攻克了蜂胶高温下黏性大、难以粉碎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用食用油替代聚乙二醇等分散剂,提高了蜂胶食用安全性,并减少了萜类等功效组分的损失,生物利用度提高了30%以上。”吴黎明表示。

    

       此外,吴黎明团队还在长期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以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的方式成功研发了“多王同巢群组建技术”,建立了早春低温繁殖新技术,使得早春蜂群发病率下降71.7%、蜂蜜生产能力提高了31%,不仅增强了蜜蜂本身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还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的安全性。

    

       有业内专家认为,“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在提高养蜂生产技术水准和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同时,对引领蜂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我国蜂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能带着疑问过年


       谁能想到,这位业内享有盛名的专家,一开始并不喜欢蜜蜂专业。


       1991年,考入大学的吴黎明阴错阳差读了养蜂学。那时候,他连蜜蜂有几条腿都不清楚,对该专业也心存抗拒。“很痛,很痒,有发热的症状。”这是吴黎明第一次被蜜蜂蜇后的感受。他直言,每天与密密麻麻的蜜蜂打交道,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性和专注力。他之所以坚守下来,“刚开始是缘分,后来是不服输的精神。”在长时间相处中,他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些飞来飞去的“小家伙”。大学毕业后,吴黎明辗转加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并以半脱产的形式攻读了蜜蜂相关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

    

       2002年,吴黎明开始关注“蜜蜂多王同巢的组建、应用和蜂群管理”项目。2005年,他正式加入以浙大胡福良教授牵头的科研团队并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基于吴黎明在蜂业生产和质量控制领域的成绩,他成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兽药残留与控制岗位”的岗位科学家,其时他年仅35岁。

   

       事实上,项目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蜂王浆生产过程中蜜蜂幼虫的大量供应不足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并未考虑到全链条的质量控制问题。但是2002年影响广泛的“氯霉素”事件给吴黎明极大的触动:2002年1月,由于在我国出口蜂蜜等食品中检测出氯霉素、链霉素等残留物,欧盟食物链与消费品管理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全面暂停从我国进口动物源性产品。同时,欧美日先后提高了我国蜂蜜的氯霉素残留标准。当年中国蜂蜜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由22.45%跌至11.59%。

    

     “如果能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把控,这样的蜂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带着这样的想法,吴黎明带领团队将研究进一步向下游延伸。

    

       任何研发都意味着要攻坚克难。在研发过程中,仅“如何判断蜂王浆新鲜度”这一项指标,就令研发团队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常规方法是按‘王浆酸’指标来判断。事实上,即使蜂王浆腐败了,这个指标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为此我们研究过两种物质,前一种用了一年半时间验证,最终还是失败了。后一种是ATP及其降解物质,研究获得了成功。这一研究结果也是此次获奖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吴黎明说。

    

       奇迹来自持续不断的努力。薛晓锋回忆,发现蜂王浆最新品质评价指标的那天是大年二十九,“其他同事都已经走了,吴教授却要求我们一鼓作气继续工作,他说我们不能带着疑问过年。当天晚上,我们就在实验中发现了新指标,还发现了蜂王浆能够改善睡眠的小分子物质之一。”基于该发现,吴黎明团队连续发表了5篇高质量SCI论文和一篇中文核心论文,授权发明专利2项,其中一位学生还获得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硕士毕业生和优秀论文奖。

    

     “吴教授是一位很‘较劲’的人。他常说,试了有可能不成功,但不去做绝对不会成功。如果没有他的‘较劲’,团队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多成果。”薛晓锋说。

   

       获奖是另一个崭新的开始

    

     “团队的力量是项目成功的最大因素。”此次获奖,吴黎明倍感欣慰,也颇为遗憾,“很多荣誉给了我个人,但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可惜获奖名单上只能出现6个人的名字。”


       人心齐,泰山移,“人和”是团队力量彰显必不可少的因素。“人和”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团结”,而是很多人的“坚持”和“放弃”。十五年的攻关过程中,遇到难题,大家从不轻言放弃,选择“坚持”;填写获奖名单时,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却依然满含激情地工作。


       即使姓名没有出现在获奖名单上,他们对行业的贡献却不容忽视。目前,该项成果已应用于22个省(区、市)的1100余家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流通和监管单位,受到普遍认可和好评。受其影响,近3年蜂农新增经济效益超过28亿元,企业新增效益2.31亿元。


       吴黎明指出,“一人多能”并不符合团队快速发展的需求,每个人聚焦不同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才是保障项目成功的关键。


       获奖后,吴黎明第一句话就是“归零”,因为在他看来,获奖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崭新的开始。对吴黎明团队成员而言,他们仍会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一如既往地“执着”“较劲”“不服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后


       《国家科学技术奖巡礼之食品篇》系列报道至本期全部结束。在该系列中,我们报道了用近30年时间打造中国食品饮水快检神器的高志贤、为无创肉检铸利刃的彭彦昆、不出成果决不罢休的吴黎明。这三位科学家无不从百姓日常饮食痛点入手,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奋力保障着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必须为他们和以他们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点赞。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在建设科技强国进程中,我们期盼有更多确保食品安全的技术面世,进一步增加百姓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